游西施故里550字

游西施故里

550字 六年级 叙事

诸暨的西施故里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在车上,我便想起了一个关于西施的故事:公元494年吴越交战,越败于吴,越王勾践被迫屈膝求和,携妻将臣入吴为质三年。勾践归国后,发誓洗刷这奇耻大辱,于是采用文种提出的“美人记”。几经寻觅,终于“得苎萝山卖薪女西施”。勾践选到西施后,献于吴王,吴王大悦从此沉湎于酒色不能自拔,越国却上下一心,励精图治,经过十年,终于打败了吴国。后人为纪念这位忍辱负重,以身许国的绝代佳人,就在苎萝下修建了西施殿。我的心中不禁佩服起西施。

终于到啦!

沿着公路走一小段路,边看到了一扇小门,这扇小门是通往人间仙境的地方。

走入这儿,便到了西施故里。这儿风景优美、遍地金色,到处散发着秋的气息。

首先来到的是浮桥。听爸爸说,这桥是自己浮起来的呢!我慢慢地走着,仔细的观察了一下,发现不是一整条的,而是一块一块连着浮出水面的。我心想:“这浪大的时候,准会淹下去的,还是快走吧!”

接着,我们来到了西施群雕处。这儿的一个个雕塑栩栩如生,使我归回了封建社会之中。我也装着西施的模样刷起脏衣物来了,我体会到了劳动人民的疾苦。

之后,我们又进了纪念馆。里面,玲琅满目。有着古代皇室的衣物,有着故事人物的个个塑像,也有着四大美女的塑像、介绍与饰品……

最后,我们走进了郑氏祠堂。此已不是曾经的繁华仓盛,但从房屋的木雕上,可以看出它以往的风范。

啊!西施故里,你是大自然的杰作,是无声的诗,不朽的画,凝固的乐趣!我为做为一个诸暨人民而感到无比的骄傲。

六年级:方丹凤

《所见》改写

900字 初一 应用文

这是一个夏日的傍晚,火红的太阳已经慢慢向西边的群山滑落下去,只留下一段灿烂的彩霞在天空。大地在彩霞的映照下,一切都显得那么美丽。东边的群山更亮了,那葱绿的树更明更亮了,仿佛有人在他们身上打了灯光;身边的小草嫩绿嫩绿的,它在衬托笑容绽放的花儿,让她在一天中绽放最精彩的时刻;天空归巢的鸟儿在低飞盘旋,好像还是舍不得回到那温暖的家;更让人叫绝的是微波粼粼的河面,仿佛有人撒了一大把红宝石,在闪耀着你的眼……

“赤足走在窄窄的田梗上,听见脚步劈啪劈啪响……”一阵清脆悠扬的歌声从树丛深处传来。歌声越来越近了,只见一个牧童骑着一头老黄牛,披着满身的金光走了过来。你瞧,他头戴金黄的斗笠,一双乌黑的大眼睛扑闪扑闪的,圆嘟嘟的小脸蛋儿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他可高兴了,或许是他今天把他的老黄牛带到一个水草丰茂的地方去吃草;或许是他看到了一个鸟窝,看到了新的生命即将诞生;又或许是他今天做了好事,得到了别人的夸奖。他斜坐在牛背上,一边高声地唱着欢快的歌,一边将一双小脚丫欢快地晃动着。那吃得肚饱滚圆的老黄牛悠闲地迈着稳重的步子往村子里走,似乎也沉浸在这美妙的景色中。

牧童正唱得高兴,一阵清脆的蝉鸣声从附近响起。啊!有蝉,你竟敢和我比赛唱歌,好你个不知厉害的家伙。他停止唱歌,侧耳仔细的倾听,然后伸头张望。突然,他的脸上浮起了笑容。他看见了那只蝉儿正在路边的柳枝上旁若无人地唱着呢。

牧童从牛背上一跃而下,快步走向那柳树。快到那柳树了,他又慢下步子,一边猫着身子,一边把头仰着,眼睛目不斜视地望着那蝉,好像只好一不看那蝉,那蝉就要飞似的。近了,近了,离蝉只有一步之遥。牧童屏息凝视,向前伸出双手,然后慢慢地合拢。但蝉还没有感受到危险的降临,仍然“知了知了”地展示着自己美妙的歌喉。突然,牧童迅速将双手向中间一合,说时迟,那时快,蝉“吱——”地一声,成了牧童的囊中之物。

牧童面露出得意的神色,自言自语道:“哈哈,谁让你跟我比试歌喉来着,谁让你打扰我的唱兴。哈哈,现在知道我的厉害了吧。”此时的蝉,怎么会就这样束手就擒,善罢甘休呢?它在牧童手中不停的叫唤着,挣扎着,但蝉愈是这样,牧童愈是高兴。他肯定在想:也不看看我是谁,我是出名的快手,想从我手上逃脱,门都没有。

牧童笑着,他回到那老黄牛的身边,纵身跃上牛背,踏上了回家的归途。

眼前的这一情景,刚好被路过的大诗人袁枚看见了。看着眼前的情景,他不禁诗兴大发,随口吟诵道: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六年级
叙事
5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