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静钓晚秋800字

一叶静钓晚秋

800字 初三 散文

凭栏尽饮风流,一桌一椅一盏茶,想于闹市中寻一方宁静,从此将红尘恩怨放下。

撑着伞途经一条老巷,巷口的断树年轮一圈一圈,圈住了匆匆岁月,也圈住了那些本该随风飘散的过往,老巷里光阴停驻,听不到时光淌过的声响。我悄悄走进,屏息宁神,生怕身上带着红尘的恩怨惊扰了老巷的安眠,一片落叶飘到头上,我轻轻的拾在手心,生怕吵醒了老巷安谧的梦。不敢再多做停留,老巷里的幽静,让流年也黯然,被这方安宁感染,我竟不知该如何去面对世间纷杂。

岁月是个沉默又调皮的孩子,无声无息从身边溜走,只为你留下无尽烦忧。从李清照早年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到她后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此去经年,物是人非。

除非黄土白骨,我守你百岁无忧,最美的诺言不过如此,只是谁先白骨才无忧?生老病死人之常情,总有一个人要先走。

岁月不过指间沙,谁也握不住天长地久,有人总说我要陪你到海角天涯不离不弃,好像这般承诺了命运便能由自己做主。或许前世剃发为僧敲破木鱼,仍旧换不来与你擦肩,于是今生便弃了皈依,折尽寿命也要求一场佛说的孽缘,后来却是光阴老了菩提,你为枯骨我为你超度,故事的结局与缘分无关。

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许诺人捱不过时光悠长,把情意掺假,岁月等闲,最是故人留不住。无需在漫长的等待里着急寻觅,匆匆奔波,自会有人在恰当的年华把酒倾慕,陪你淌过流年,老过光阴。任他世间再多纷繁,我自守候着内心安宁,美好如初,不被岁月长河腐朽,只愿哪日在街头邂逅,你一眼便知我就是那人。

落花逐水下兰舟,寒鸦归尽黄昏后。都说时光缓缓,怎的我一曲高山流水还未奏完,人已散尽,又说岁月匆匆,怎的已是轮回几个春秋,我还是等不到你。该用怎样的脚步才能适应毫无征兆的别离,待归本来就是一个悲伤的词语,归或不归,你已经离开,我却还在这里。

或许人生是一场修行,那我修的便是与你短暂擦肩的相遇,尚未察觉你来过我的生命,就已经要挥手说别离。醉笑陪公三万场,学不会苏轼的不用诉离觞,我也只得痛饮几杯愁绪,醉卧花间,自此一别不知还有何人能与我东篱把酒,举杯邀月。

红尘多烦忧,借一杯秋风诉离愁。

一合万事兴

1200字以上 初一 议论文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一‘和’万事兴”。其中,“和”字是关键。其实“和”就是“谐”、“谐”就是“和”,“和谐”两字实为一体。但是我们好像没听说过“构建和社会”或“构建谐社会”的,所以纵使它们意思相同,终究还是放在一起更为和谐,这就叫作统一融合嘛。

虽是玩笑话,倒也体现了“和谐”的真谛:统一融合,相得益彰,是为“大一统”。人与自然大一统,人与人大一统,历史与时尚大一统,文化与革新大一统,熔万千事物于一炉,出来一颗金光灿灿、药效神奇的药丸,这颗金丹,就是“和谐”。

然而,现在这颗金丹却有点儿不伦不类。怎么不伦不类?就说于丹吧,人家一个教授不过是在电视上讲了几节课就把社会给烧热了。倘若这样的结果是使得全民皆读《论语》、《庄子》,倒也罢了。但热炒的最终结果却变成了狠抓于丹的错:使劲儿地抓,变着法儿地抓,嬉笑怒骂地抓,道貌岸然地抓,幸灾乐祸地抓……易中天也遇到了同样的遭遇,他的课甚至被批出了47处硬伤,若问那挑错者,则必曰:“研究历史,实须察之甚微。”诚然,这些硬伤大多还是学术上的问题,但挑刺者的动机恐怕也没这么单纯吧。

呜呼,社会金丹之畸形还远不止这些。让我们把眼光从于丹、易中天这样的名人投射到自己的身边吧。近闻有一擦鞋匠靠炒股赚了一大把钱,又闻谁谁谁炒股发了横财。于是人们的心态开始失衡,吃饭看股,睡前想股,涨则全家狂欢,跌则饭食无味。同样性质的事件屡见不鲜,什么选秀,什么比赛,为了名、为了利,甚至有人扬言:“但求出名,不论好坏。”人心已为利熏,但得出名肯犯科。此之谓也!

早于两千多年之前,太史公就有这样的名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原来这样畸形的“金丹”是由来已久,非一朝一夕熔炼而成!

凡此种种,皆为大不和谐。

可是两千多年过去了,这颗“金丹”的发展畸形之势却并未收敛。

我曾听过一个讲座,主讲者是一位力图保护中国文化遗产的有志之士。她说自从去过韩国之后,她就得出了这样一个令人痛心的结论:端午节从此属于韩国了。对于这样一个为了中华文化尽心竭力的人来说,得出如此的结论该是多么的痛苦与无奈啊!

今年的元宵节,我第一次没有吃汤圆,也没看见谁吃汤圆。我也第一次知道世上还有白色情人节这个东西。是悲哀?还是冷漠?抑或是悲哀以后的冷漠?

凡此种种,亦为大不和谐。

——民众心态的大不和谐,中国文化的大不和谐。

和谐是什么?还是那句话:统一融合,相得益彰。可是我们现在有的只是“统一”,却没有“融合”,而且还是“被统一”:被西方文化统一、被不正之风统一。“融合”去了哪里?

“融合”应是平等的、双向的、丰富的、健康的、水乳交融的。就像“和谐”一词,不同却能“和”、多彩而能“谐”。

老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想来是对的,用小火慢慢炯,慢慢烤,慢慢放调料,井然有序不慌不忙。这样于领导,国可以治好;于我们,人可以做好。如此所成之国,味美而对身心裨益。

一首绝句,以为结尾:

日随鸡鸣升,月共星色明。家国有通法,一和万事兴。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一‘和’万事兴”。其中,“和”字是关键。其实“和”就是“谐”、“谐”就是“和”,“和谐”两字实为一体。但是我们好像没听说过“构建和社会”或“构建谐社会”的,所以纵使它们意思相同,终究还是放在一起更为和谐,这就叫作统一融合嘛。

虽是玩笑话,倒也体现了“和谐”的真谛:统一融合,相得益彰,是为“大一统”。人与自然大一统,人与人大一统,历史与时尚大一统,文化与革新大一统,熔万千事物于一炉,出来一颗金光灿灿、药效神奇的药丸,这颗金丹,就是“和谐”。

然而,现在这颗金丹却有点儿不伦不类。怎么不伦不类?就说于丹吧,人家一个教授不过是在电视上讲了几节课就把社会给烧热了。倘若这样的结果是使得全民皆读《论语》、《庄子》,倒也罢了。但热炒的最终结果却变成了狠抓于丹的错:使劲儿地抓,变着法儿地抓,嬉笑怒骂地抓,道貌岸然地抓,幸灾乐祸地抓……易中天也遇到了同样的遭遇,他的课甚至被批出了47处硬伤,若问那挑错者,则必曰:“研究历史,实须察之甚微。”诚然,这些硬伤大多还是学术上的问题,但挑刺者的动机恐怕也没这么单纯吧。

呜呼,社会金丹之畸形还远不止这些。让我们把眼光从于丹、易中天这样的名人投射到自己的身边吧。近闻有一擦鞋匠靠炒股赚了一大把钱,又闻谁谁谁炒股发了横财。于是人们的心态开始失衡,吃饭看股,睡前想股,涨则全家狂欢,跌则饭食无味。同样性质的事件屡见不鲜,什么选秀,什么比赛,为了名、为了利,甚至有人扬言:“但求出名,不论好坏。”人心已为利熏,但得出名肯犯科。此之谓也!

早于两千多年之前,太史公就有这样的名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原来这样畸形的“金丹”是由来已久,非一朝一夕熔炼而成!

凡此种种,皆为大不和谐。

可是两千多年过去了,这颗“金丹”的发展畸形之势却并未收敛。

我曾听过一个讲座,主讲者是一位力图保护中国文化遗产的有志之士。她说自从去过韩国之后,她就得出了这样一个令人痛心的结论:端午节从此属于韩国了。对于这样一个为了中华文化尽心竭力的人来说,得出如此的结论该是多么的痛苦与无奈啊!

今年的元宵节,我第一次没有吃汤圆,也没看见谁吃汤圆。我也第一次知道世上还有白色情人节这个东西。是悲哀?还是冷漠?抑或是悲哀以后的冷漠?

凡此种种,亦为大不和谐。

——民众心态的大不和谐,中国文化的大不和谐。

和谐是什么?还是那句话:统一融合,相得益彰。可是我们现在有的只是“统一”,却没有“融合”,而且还是“被统一”:被西方文化统一、被不正之风统一。“融合”去了哪里?

“融合”应是平等的、双向的、丰富的、健康的、水乳交融的。就像“和谐”一词,不同却能“和”、多彩而能“谐”。

老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想来是对的,用小火慢慢炯,慢慢烤,慢慢放调料,井然有序不慌不忙。这样于领导,国可以治好;于我们,人可以做好。如此所成之国,味美而对身心裨益。

一首绝句,以为结尾:

日随鸡鸣升,月共星色明。家国有通法,一和万事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散文
8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