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难忘的事300字

一件难忘的事

300字 五年级 叙事

有一件我没齿难忘的事,在我的记忆里,唤醒了我。

记得有一次,我感觉自己很难受,于是就叫爸爸看看我怎么了,爸爸一摸我的头,啊!好烫,爸爸立刻给我量了一下体温,呀!三十九度三,爸爸急忙背着我冲向医院,当时,外面下着倾盆大雨,刮着狂风,爸爸当时并没有拿着伞,而是背着我冲向医院,根本不顾周围的情况,不在乎雨还是风,只是把我背进了医院,当我的烧退了以后,爸爸这才松了一口气,好像把所有的包袱都扔掉了,这件事让我非常感动,当时我都快哭了出来。

这就是我没齿难忘记忆力最深刻的一次事情,也是我经历过最感动的一件事情,既然别人对我们这么好,可以让我们感动,我也要抱着一颗感激的心去报答别人,让别人也感动。

河北武安矿山镇西石门小学五年级:郝浩东

论人才

1200字以上 初一 议论文

前一段时间听罗老先生的讲演,会中,罗老先生引用了已故的钱学森老先生的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培养不出人才?

中国培养不出人才?在外人眼中,这似乎是一种愚不可及的论调。在所有人的眼里,中国可是全世界最大的“人才资源库”,说中国没有人才,这不显得有些可笑了么?

可笑,是显得有些可笑,但这可笑的话语是从一位为中国科技事业奋斗了大半辈子的老人口里讲出的,这不禁让我们感到困惑。虽然钱学森老先生在提出这一问题时已经身染沉疴,但是他的头脑是清醒的,也正是因为如此,他看清了中国目前的人才状况,这才有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现在,让我们把话题引向这个问题的中心部分—人才。

何谓人才?

在常人眼中,人才是小学到高中,门门功课考高分,然后考上清华北大,然后考研、出国、考博,稍微差点的就在国内攻硕考博,进入社会之后这些人就是人才了。

答案似乎非常明了,像这样的人在中国虽然不多,但也不在少数,看来钱学森老先生的问题白问了。真的是么?如果回答是肯定的,我想钱学森老先生在九泉之下也不会瞑目。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首先,在评价中国是否能培养出人才之前,我们要先找准人才的定义,也就是:何谓人才?先举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两个人,大家都很熟悉,他们分别是乔布斯和比尔·盖茨,科技帝国的两大巨头。他们是人才么?也许是。然而,我们是用什么标准去评价他们是人才的呢?钱么?两个人一个资产四百亿美金,一个资产五百亿美金,听起来也算是资产庞大了,但众所周知,世界首富的宝座早已易主,现在我问你们,如今的世界首富是谁,有几个人能答出来?他做过什么,这又有多少人可以回答出来?因此,钱似乎并不是衡量人才的标准。既然如此,那么,乔布斯和比尔·盖茨是因为有高学历才是人才吗?可据我所知,乔布斯似乎只是勉强混了个大学毕业,而比尔兄更惨,大学一年级就辍学,这两人似乎与高学历挂不上钩吧?我们再想想,究竟是什么让我们记住了这两个人?答案当然是“苹果”和“微软”。还有呢?IPAD和WINDOWS。因为这两件东西,整个世界都被改变了,如今有几个人不怀揣一台IPAD,又有几台电脑上面安装的不是WINDOWS?因为世界为这两人所改变,所以,我们记住了他们。因为他们给世界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我们记住了他们!

没错!人才,是能够走在时代的最前沿,掌控整个世界的格局,引导着世界发展的“弄潮儿”!反观中国的那些所谓的博士、硕士们,你们做到了这些吗?你们悲哀自己的命运无法掌控,却从未发现,命运的钥匙就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因此,你们只能在社会中尽可能地运用自己学到的固有的知识,却无法了解人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我们想要的,是能让我们眼前一亮的东西,例如IPAD,例如WINDOWS。而你们只会不断地去学别人的,只会用别人用过的,因此,就慢了这么一拍,别人是人才,而你们却只是模仿者而已。

再举第二个例子:还是有这么两个人。一个年轻的时候脾气暴躁,喜好酗酒,满口脏话;另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富有梦想,想成为一名画家,他不抽烟,很少喝酒,是个清教徒。如果要问他们两个在长大以后谁会成为人才,应该差不多所有人都会选这个清教徒吧——当然,这是在不知道这两个人的名字的情况下。还好晚生了几十年,要不然我们也不会知道这两个人做过了什么。那个酗酒的酒徒,名字叫丘吉尔,是后来的英国首相;而那个清教徒,名字叫希特勒,是法西斯的头头。

因此,对于人才,我们又有了一个新的定义:人才是能够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富有正义感的人,是能够有所作为的人。即使你看起来与人才根本挂不上钩,但只要有一颗坚毅的心、富有正义感的心,再加上一往无前的信念,总会有所成就的。

我们“90后”还很年轻,正是代表了中国新一代的有生力量,希望每一个中国学子都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成才目标,同时,我也期待着中国能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带领下,走上一个新的高度,中国会因为有我们而自豪!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五年级
叙事
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