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老了,我们长大了900字

他们老了,我们长大了

900字 初三 散文

也许,是我们还小,还没有到赡养老人义务的年龄,所以关心老人的意识逐渐被淡忘。但是,敬老、爱老、尊老的意识应该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萌芽滋长。因为,这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中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难道,要培养敬老爱老尊老的意识就一定要靠大人们说大道理吗?不,答案是肯定的。敬老,爱老,尊老,顾名思义就是关怀老人,尊敬他们,简简单单的8个字,要做到却不容易。前些天偶然在新闻里看到,一位年过7旬的老人被子女嫌弃,老人无家可归,被当地的好心人送往敬老院,记者询问老人对子女行为的看法时,老人却一再强调说:“孩子们也有自己的苦衷,我只会成为他们的负担,我并不怪我的孩子。”这位老人真的很伟大,即使被自己的子女遗弃,依旧护着他们。我想,并不是只有这位老人会这么说,天下所有的老人都会护着自己的孩子,在他们眼里,子女是自己全部的希望。然而,在下一代的心里,老人——与自己有代沟的过来人,究竟在心里有多少分量?

关心自己身边的老人,也就是我们的爷爷奶奶,周围的邻居。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有些事情只是我们的举手之劳,却能让他们收获一份感动与欣慰。他们需要帮助时,能伸给他们温暖的手;他们需要谈心时,能递上自己火热的心;他们需要关怀时,能送上我们真心的问候。或许,我们的一个微笑,一次搀扶,就能让老人不感觉孤单,倍感欣慰。其实,老人的要求并不多,他们老了,没有能力再照顾我们,他们能做的就是看着我们健康成长,平安、快乐的过每一天。他们为了给我们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努力奋斗了这么多年,现在他们老了,应该轮到我们来照顾他们。生活中,即使是一位陌生的老人遇到困难,我们也应该尽可能的帮助他们,把每一位老人都当作是自己的爷爷奶奶那样,用一颗感恩的心来关心他们,让这个世界增添更多的欢声笑语。

敬老,是黑夜里的一盏明灯,指引我们去寻找爱的断想;爱老,是寒冬里的一把火,驱走严酷的风吹雨打;尊老,是沙漠里的一泓泉,滋润干涸的心田。令我感动的依旧还是那首歌:家家都有老,人人都会老,人人都敬老,世界更美好。这首简单的儿歌,我从小听到大,然而每一次用不同的心态去听,都会收获不同的感动。

敬老、爱老、尊老,善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位老人,感谢他们劳动了一辈子,才换来我们今天的丰衣足食。

他们老了,可是,我们却长大了。

他们,不属于城市

1200字 高三 议论文

农民说,城市是粮食的入口。

民工说,村庄是人力的出口。

可佛说,城市只是一道伤口。人类在村落里流汗,在这里流血。红灯绿酒里溶解着惺血。

远古

一个特别澄清的苍穹,只有火把热烈的颜色将它微微染红。祖先们在冰冷的岩洞里蜷缩着,互相取暖,互相依赖。当黎明的朝阳升起,他们又团结地奔跑,狩猎,又在烈日里一起将黄土一层层地叠起,一个聚落一点一点地被祖先手中的黄土积成。精诚团结,让人类文明在悠悠历史长河里启航。

今朝

远古的村落文明已经演变为城市文明,现代人依然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存。但,人类文明之河在一个岔路口出现了分支。一支依然默默地向乡村流淌,另一支却向看似繁华的城市匆匆奔去。

蒸汽的力量让城市有足够的力气跑在乡村的前方,于是城市与奢华牵上了手,而乡村属于破落。

这个泥古不化的天空又落起酸溜溜的灰雨,打在平坦的公路上泛不起水泡。可,我却看见一辆白色轿车飞速驶过,溅得一位扫街老人一身泥泞;看见两个于城市街头拾荒的妇女,各背着一只大麻袋匆匆地跑,罐头的碰击声是她们的心跳。我向她们奔跑的方向望了望,惊讶地发现在我能见的视野里,竟没有一个能让她们避雨的地方。沿路有的是参差不齐的广告牌,或一堵冷冷的灰墙。这个城市没有屋檐,我猛然发现,发现这个比我思考数学题想了半天却毫无答案的沮丧更为沮丧。

曾经在看到某杂志上看到过一篇有关屋檐的文章,记忆最深刻就只剩这么一句话了——我总觉的城市房子的屋檐那种最早用来栖息的用来遮风挡雨的概念已逐渐淡去,房子的屋檐下所承载的温情正在被令人眼花缭乱的奢华一点一点地消解着。当时我不什么理解它的内涵,此刻酸雨下跃动的一幕似乎让我明白了什么。

城市,只不过是一个奢侈的村落,这里车水马龙的街头,充斥着城市特有的摇滚。音响里的人似乎永远是那样撕命地唱着,把世界唱得天荒地老。同一种声音,作用在两种人上是不同的效果。对城市人或者是“后城里人”来说是一种磁力,而对于乡里人则是一种斥力。从两种效果上可以知道乡里人和城里人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在高楼林立的初始,废墟般的旷地上回荡的是民工爽朗明丽的欢笑,烈日下的汗水似偌大的雨点夹杂这四处浮逸的灰尘堕落于残碎的土地。但当大楼立起的那天,这里就不再属于他们,曾经留下的汗水渐渐被池酒林胾的浮华冲淡。于是,他们就离开了这里,有回忆却没有留恋。被钢筋划破的伤口是这块原本疮痍满目的废墟成长的印痕,很深,口子也是出奇的硕大,但城里人只会热衷关注与眼前的宏图华构,赞叹它的瑰丽气魄,往往遗忘了那个伤口——这是民工血汗淋洗的杰作。

城市似乎不属于他们,城市里的蓝天对于他们来讲是满目的创伤。但为了生存,他们又不得不忍受城里人对他们鄙视的目光。朴素与奢华本来就是一对水火不容的矛盾,他们,只能在黑色的帷幕背后偷望浮华。

城市里人或者是“后城里人”是厌恶死亡般地厌恶破旧,他们也崇拜上帝般崇拜时尚。但我以前一直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他们还要抽出个假日来游游古镇古城什么的,莫非是为了证明自己是城里人——“文明”繁华的身份。或许对他们来讲只有“游”了古镇古城,才符合城市级的生活标准。

破落对于穷人来讲的确是一种苦涩,而对于城里人来说反成为一种刺眼的炫耀。

于是佛说,人间是一场无奈的戏,人生则是一场无法自拔的游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散文
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