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得及800字

来得及

800字 初三

窗外,是浅青色的黎明,草木在冬风的撕裂下,变得病恹恹的。窗外的景色不管多么好,也平静不了我烦躁的内心。

忽然,如防空警报般的电话铃声响起,我迈着僵硬的步伐朝手机走去,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电话铃声渐渐地,将音升高。我接听了电话,传来妈妈着急的声音:“你在家带好弟弟,我马上回来,你爸送外婆回家了,你太太去世了。”那一刻,我完全懵了,我竟然不知道,在我们玩耍的片刻间,与我们遥隔千里的太太就这样,一声招呼也不打就走了。

呆呆地放下手机,任凭泪水打湿了脸庞,任悲伤在我的心中流淌。“子欲养而亲不待”,是的,亲人想拉住垂死的老人,可永远拉不回来。

想起太太的一生,充满了沧桑与坎坷,妻子70岁便去世,他自己一手抚养六个孩子,但他从未在脸上流露过悲伤,他的脸上永远充满了笑容,那笑容让人感到温暖,他永远都把痛苦、悲伤和孤独埋藏在心底,不与别人诉说。

不知何时,皱纹爬上了他的脸颊,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

一次突然的中风,让他丧失了语言能力,幸好抢救及时,才把太太从鬼门关前拉了回来。

每天服侍太太如同对待一个婴儿一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枯燥乏味,但外公、外婆却从未有一句怨言,他们都要赶在“还来得及”的时间里竭力做好为人子女的责任,让太太度过最安详的晚年。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老人的去世,我们作为后辈的怎能无动于衷?谁都会老去,谁都会去世,看到自己的子女不孝,谁不会痛心疾首呢?趁老人在世,多陪陪他们,陪他们聊天、散步,让他们开心。无论怎样,只要来得及,一切都不算晚。就像外公外婆伺候太太,送走太太那样。

此刻,心中的烦躁减少了几分。窗外,太阳东升,阳光普照,阳光如碎金般洒在我的脸上,让我感到十分惬意,风是那样的撩人,拨动着我的心弦。所幸我还小,孝敬长辈来日方长,好在我已懂得珍惜,珍惜拥有的每一天。

“我怕来不及,我要抱着你,直到感觉你的皱纹有了岁月的痕迹,直到视线变得模糊,直到失去力气,让我们形影不离……”只要一切都“来得及”,一切都不算晚……

豆浆也醉人

800字 初三

醉,可以是李白“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自由洒脱,可以是庐陵醉翁欧阳修的遗世独立,或者它也可以是一种情感的沉淀与激荡。

小时候,家里有台豆浆机,每天早上起来总能喝上一杯热气腾腾的豆浆。豆浆机里的豆浆足够一家三口每天早上的供应了,而且都是按顺序发放。我喝第一杯,奶奶喝第二杯,而妈妈却总是喝最后一杯。刚开始我不以为意,但到后来我越来越纳闷:“为什么妈妈都是喝最后一杯呢?”好奇心驱使我要一探究竟。

第二天,我一大早就来到了厨房问妈妈:“妈,为什么你总是喝最后一杯豆浆?”妈妈先是一愣,然后笑了笑说:“傻孩子,你不懂,最后一杯总是最美味的。”说完妈妈径直走出了厨房,似乎要隐瞒些什么。我听完这句话就有些生气,心里在想:妈妈这个大坏蛋,这么自私,总是把最好的留给自己。我盘算着明早要早点起来,趁妈妈不注意,喝到最后一杯豆浆,尝尝妈妈口中的美味。

天刚蒙蒙亮,妈妈已经起来煮豆浆了。我轻轻地翻开被子,为了不弄出声响,我连拖鞋都没穿,蹑手蹑脚地走出房间,就这样,一个“江洋大盗”横空出世去偷心仪的“宝藏”。

我轻轻地把门推开,只听“咔嚓”一声,我惊出了一身冷汗,还好细微的声音并没有引起老妈的注意,差点就暴露了,虚惊一场。我来到客厅,蹲了下来,也许是幸运女神的眷顾,外面的广播声为我做了掩护,我哧溜一下钻到了餐桌底下,离“胜利”只差一步了。望着在太阳下格外耀眼的第三杯豆浆,我对它的欲望更加强烈了。趁妈妈转身之际,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到了所谓的“宝藏”。我藏在桌子底下,满足地看着这第三杯豆浆,接下来就是细细品尝了。我啜了一大口,才发现不对劲,妈妈所说的“美味”,喝下去全是豆腐渣!“妈妈你骗人,这第三杯豆浆根本不好喝!”妈妈听完这句话,只是笑笑不说话……

直到现在我才知道,其实第一杯豆浆是最香醇、最好喝的,而妈妈口中“美味的第三杯”盛的却是最下面剩余的残渣。

一杯热乎乎的豆浆,喝在嘴里,暖到心窝。我会永远记得这杯醉人的豆浆。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