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我读懂了宽容900字

终于,我读懂了宽容

900字 初三 记叙文

宽容虽然这个词语我早就已经学到过了,可是我对它的含义却还是懵懵懂懂,一知半解,直到那一次,我才真正体会到宽容是那么的好,那么的美。

记得那一次,天上乌云密布,连两点儿都已经在蠢蠢欲动了,像是在公司我今天将是个非同寻常的一天,果然老师早上告诉我们有一场数学测试。这突如其来的测试让我措手不及,于是我便找我的同学来商量一下,考试时互相“帮助”一下,到了考试,我们也真的付诸行动了,不但挤眉弄眼,打手语甚至还“飞鸽传书”。考试结束后,我与“帮”我的同学在那么庆幸我们的“丰功伟绩”,都觉得我们这次做的是天衣无缝,神不知鬼不觉。谁知,没一会儿,就有一位同学边笑边对我们说:“老师请你们到她那里小坐一会儿。”我听得出那是在幸灾乐祸,同时我也感觉到了我

,心跳得前所未有的快。而“帮”我的同学急慌了,边跺脚边念叨:“怎么办?怎么办啊?要是被我父母知道的话,非被打得半死不活。这可怎么办好啊?”“是啊”我的心里想“为什么之前就没有好好想一想后果呢?唉!”

在同学们的再三催促下,我们朝办公室的门走去。一路上,我听见了淅淅沥沥的雨声,听见震耳欲聋的雷声,它们仿佛知道了我的心事,正在为我哭诉,为我哀嚎。不知是怎么了,平时要走一段时间的路,这时却变得这么短了,很快我们便站在了老师的面前,看着那双经常对我们有着殷切希望的眼睛,现在却因为我们这件事而黯然失神。

顿时,一股歉意与愧疚油然而生。老师意味深长地对我们说:“诚信很是重要,它是一个人做人的根本,一个人失去了诚信,那么他即使得到荣誉、名利,也不会真正地快乐,而考试作弊也属于不守诚信,所以不要觉得这无关紧要,有时恰恰会成为我们人生道路上的一块绊脚石。老师希望你们认认真真地想想老师说得对不对,老师也不打算将这件事公布于众,只希望你们能永远记住这一次,知道了吗?”这时的我早已满脸泪水,这泪水不是因为这件事而流的,而是为老师对我的爱、对我的宽容感动出来的。我艰难地、哽咽道:“知、知道。”老师叹了口气,微微摇了摇头,挥手示意我们可以出去了,那看似简单的动作在我看来是那样地沉重、那样地复杂,仿佛手上系着千金重的担子,挥不了又不得不挥掉。

经过那一次,我知道了老师这项职业是多么地伟大、多么地美好;我也知道了宽容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还是开启我们思想的一把钥匙,更是塑造我们灵魂的一剂良方。可见宽容是那么的美好,那么的重要。

江山叹

900字 高一 记叙文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题记

仰面,叹;垂头,叹……“曾几何时,蜀汉的星空群星璀璨;曾几何时,脚下的大地仍为汉土。对月空吟仙子曲,举杯只行哀叹令。可怜先师六出祁山,皆做无用之功……”饮尽杯中酒,话语已飘散在西风中……

蒋显火急火燎的走入剑阁,失声道:“大将军!成都军民已尽降贼!”

“什么?!”姜维快步走到蒋显面前,厉声问道,“是谁偷开了城门令贼兵进成都的?!”

闻言,蒋显满脸难色,欲言又止,急得大将军一声吼:“快说啊!”

“是……是后主亲自开的城门……”言毕,蒋显扭头闭目,满脸痛苦之色。

“什……什么……后……后主亲自开的?”姜维连退数步,最终跌倒于地,捶胸顿足,“可恨啊可恨啊!先帝历尽千辛万苦方得蜀地以安身,哪知后主竟屈身降贼,哀哉哀哉,蜀国江山只经两代便亡,其哀堪比秦王朝啊!”

闻大将军此言,帐下众将皆咬牙怒目,须发倒竖,拔刀砍石大呼:“吾等死战于剑阁,后主何故先降!”号哭之声,传数十里。

姜维见人心思汉,乃思:现如今蜀汉之地除剑阁外尽归贼兵,凭吾等之力已回天乏术,事已至此,只可行此计……

次日,姜维便率帐下将士降钟会,钟会以上宾之礼待之,大将军暗喜,心中谋划着日后之事,岂知司马昭等对钟会早起疑心……

数日之后,在姜维的计略下,与钟会争夺蜀地的邓艾被钟会擒得,姜维大喜,心想:现钟会已取得了蜀地,只要我略施小计,以利益诱之,令其与司马昭反目成仇,鹬蚌相争,吾自得渔翁之利,完成先师之志,乐哉,快哉!

怎知钟会操之过急,竟被他人察觉其心,其帐下将士共同揭竿而起,杀入殿中,斩了钟会,姜维见事已败露,大呼,自刎而死。

若姜维知后主在魏军的优待下已乐不思蜀,是否会先吐血而亡?

玄德仁智子不才,自乐怎管伯符哀。

空有满腹文韬略,白养一身武将材。

先帝埋骨定军山,吾辈安魂在何方?

仍为阿斗思虑远,身居洛阳以消灾。

江山叹,空长叹,将星已坠人已亡。刘关张,诸葛姜,风过只留满身殇。

江山叹,何必叹,分分合合乃平常。魏蜀吴,羌南蛮,天下尽归西晋王。

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后记

圣坤的文字比从前更老到了。写文章首先要简洁,不必面面俱到钜细无遗,抓住最想表达的那个“点”就可以。考文当然是另外的事,起承合一步不能少。

写姜维故事,重点是抓住他与武侯的那段未了之缘。招降纳叛虽是蜀汉后期的鲜明政策,但伯约之降蜀主要是因为武侯,当着众人虽然要口口声声先帝后主,写他内心时则就是诸葛,只有诸葛。写好人物内心不容易,特别是短文,火力集中才有成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记叙文
9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