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看社会——谁亵渎了道德?550字

中学生看社会——谁亵渎了道德?

550字 高三 散文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这句话重复了无数次,可不知从什么时侯开始,名的前面加了很多钱与权的东西。从此,利益常胜于责任。

从“周老虎事件”之后,三鹿奶粉案、南京彭宇案、温州动车事故……公众事件接踵而来,直到小悦悦被那冰冷的十八人漠视之后,一切关于道德的讨论才如期而至。

在这之前,代表中国都市发展楷模的大上海,一个在阳台欲寻短见的女孩,在围观人群的嘲笑和鼓动中结束正值青春的生命。那一句:“跳啊,快点跳啊”刺痛了太多人的心。

可究竟谁亵渎了道德?或者说是谁搅乱了善与冷漠的社会平衡?

回顾不难发现,无论是大的社会事故,还是个人行为上升到的法治事件,公权力几乎成了网民众生讨伐的对象。

记得语文课本刚接触到新闻章节的时候,就说新闻要客观公正。但经历了这些之后,忽然发现,相当多的网络观点来源于新闻媒体,“个人评论”占据了媒介的大多数板块,甚至为了收视率颇有情绪的调侃新闻,试图把新闻娱乐化。

当见义勇为成了时代的奢侈品,就是校园也难以避免的被冲击。当个人利益远高于信仰,似是习惯的发现,原来我们几代人努力创造的财富世界就是让我们过好自己的生活而不顾别人的生死饥饿。

视金钱如粪土的文人思想,那怕是一句空话也被传颂了千百年。而连这些传颂都没有的时候,是不是视生命为无物才是这个社会应有的情操?

难道我们除了能感受到在“感动中国人物人物评选”的热善外,离开舞台的真善美会渐行渐远吗?

鲁迅的文章在远离中学课本,可我们不想看到与此同时中国人真的病了!

河南省濮阳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王亚斌

且听风吟

500字 初一 散文

风的声音振动鼓膜,一会儿轻,一会儿重。它轻拂过前额的碎发,带动着一切在我身边流动。紧贴着我的身体,留下一片琐碎而又动听的吟唱。

我停了下来,望了望有些灰蒙蒙的天空。风儿在我耳边掠过。赶快跟上它的步伐,我开始听风儿那静静的吟唱。

风儿穿过一片田野,它的声音好似呓语,轻柔无声,好似一位母亲在轻轻的哄她的孩子睡觉。风儿好似怕惊醒了世界那双朦胧的双眼和彩色的梦,而沉湎于尘世憩息。吟唱若有若无,像黑夜里的一根根丝线一样让人难以辨认出它的模样。树上的叶子也只在随着风儿微微摇摆。风的吟唱如同涓涓细流,流淌于田野,渗入了大地的沧桑。

风儿经过了一片乱石群,那声音立刻就变了,变得深沉了,可以清晰地看清它的模样,它穿梭于石块之间,声音又变得快乐了,其中还掺杂着一些回声,听起来有些像摇滚乐。这声音带动着地下的片片草儿,它们好像扭头摆尾,踏着节拍,兴高采烈地跳起舞来。这时的我会虔诚地沉溺于血脉裸露的岩石上的乐曲,静静地享受风儿的吟唱。

风儿掠过了一片湖泊,在平静的湖面洒下它的吟唱。这吟唱虽平静无声,但又不乏如波般的轻柔湿润;虽汪洋肆意,但又不乏轻盈灵秀。湖中的鱼儿更加欢唱,湖畔的芦苇更加招摇。风优雅地在我身边走过。我想拉住它,谁道却抓住了一手空白;我想喊住它,谁道它却毫无踪影……

我安静了下来,风又来了。我站在湖畔,继续静静地听着风的吟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三
散文
5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