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情一刻800字

温情一刻

800字 初二

又是晚上十点。经历了十多个小时高强度学习的洗礼,我终于拖着疲惫的身子逃脱了晚自习的魔爪,负着日月般重的未完成的作业回到家中,已是星辰漫天。

和在厨房不知捣鼓着什么的妈妈打声招呼,我便径直走向自己的房间,关上房门,继续完成那冷血无情又堆积如山的作业。老师说,初三作业有多多,中考成绩有多好;只有拿出“宁可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决心,才能考出好成绩。

群星点点,若隐若现地照耀着那惨淡的勾月,照耀着灯光下那不眠的学习着的少年。

就在我正昏头昏脑如丧家犬般赶着那似不能完成的作业时,房门被轻轻推开了,我抬起头,看到母亲端着一个白瓷碗走了进来:“儿子,学了一天,累了吧,妈寻思着给你做点啥,这不,给你熬了碗小米粥,来,趁热喝了吧。”

我赶忙接过那瓷碗,恰到好处的碗沿温度传递的是妈妈那斟酌了又斟酌的爱。我一只手端着白瓷碗,另一只手掂起白瓷碗中那白如羊脂的小勺,在碗里搅动,一层层白雾随之腾起,粥上的米油还没凝固,明显是刚熬好不久,一粒粒金黄的奇形怪状的粟米在米汤中沉浮,旋转,翻滚,像一朵朵发黄的雪花飞在天空,又像一颗颗诱人的黄杏摇曳在枝头。舀起一小勺,慢慢送进口中,粟米的清香和着从黄土地里带来的浓厚的土香味,扑鼻而来。

思绪因为这香味的触发开始飞扬:我仿佛看到,就在我在教室里为作业奋战的两个小时里,我的母亲——她为了防止鬻锅,干巴巴地坐在灶台旁盯着那锅粥,静静地等,一等两个小时!在我看来,那是何等的无趣!可是她为了我这个儿子,就那么坐着、等着,毫不厌倦。在这个家用电器普及的时代里,多少妈妈都是用电饭煲一键熬粥,而我的妈妈,却还固守着传统,用铁锅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小火慢熬,就为让我喝上这醇香的一碗!我的妈妈!我不禁感慨。刹那间,一股直击心灵的温情伴随这舌尖上传递来的小米的醇香充斥了我的身体和心灵。

我明白,我人生诸多的温情时刻都来自于妈妈,可是我却从未向妈妈表达过。喝完粥,步出房门,轻轻地靠在母亲身边,“妈妈,我爱你。”我说。

此刻,窗外依然群星点点。

温情一刻

1000字 初二

又到了晚自习前这个时间了,往常这个时刻我总是最百无聊赖的。

这种情绪在今天似乎格外强烈,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窗外,凛冽的寒风丝毫不客气,把教室的大玻璃窗撞得砰砰直响。连四层楼高的雪松也似要向这寒风屈服,狂乱的扭着身躯,在寒风中挣扎。

从外面回来的同学,个个都缩着脖子,脸就好像要冻成了熟透的柿子。

教室内一片昏暗,老班利用这零碎时间在对我们进行争分夺秒的励志教育,这在初三已不是新鲜情景了。抬头望去,电子屏散发着暖黄的光,和着那优美的音乐,一串低沉的女声从讲台传到我的耳畔,她在为我们讲述着一匹高考“黑马”的故事。其实我倒觉得,所有的方法都是没有方法,唯有刻苦二字。别人的故事记载着昨日的奇迹,脚下的路要自己来走。

跟老班打了招呼,我一咬牙裹紧衣服,拿起从同学那里借来的复习资料,跨出温暖的教室。我必须得在这十分钟内复印好它们返回,否则一会儿的考试我会赶不上。

大风扑面而来,一跑起来就糊住口鼻,无法呼吸。吃力的抬起头眯眼望去,傍晚时分,天空的奇异的蓝色和深沉的灰混成一种让人空洞又畏惧的颜色,穹顶之下的茫茫沙尘,你一经踏入似乎就要被包围,没人发现亦无人记得如此渺小而平凡的你。

我几乎是冲进了复印店,充满墨香的小店里,阿姨那带着乡音的大嗓门,依然震耳欲聋——“印完了赶快走,走——哎,排队排队!”当然,她的眉头也依然是皱的,那嘴角也依然是挂着笑的。这场景,这声音,这笑,在此刻却是那么的让人温暖。李老师说,大的声音是可以拿来烤火的。我曾经说过,她的声音就像沙漠。

阿姨麻利地接过我的复印资料,她先是把我那借来的成本资料的订书针拆掉,然后按照次序开始往机器里放,随即按钮声音响起。一系列的动作是那样的麻利和娴熟,三年来都是如此。有时候我会想,如果没有这个小小的复印店,真无法想想我的生活会怎么样。也会想,和我有一样想法的又有多少人。这么出神中,机器已经开始工作,一张张纸滑过,匆匆印在眼底。

“真不知道毕业后,还能不能见到阿姨您。”不知怎的,我嘴里冒出了这样一句感慨。阿姨一愣,看向我的眼睛出奇的亮,像久违的星光,隐于灰蒙天空,隐于嘈杂人世。她明显没有料到我会有这样的感慨,突然哑口无言,还有点羞涩。我们都笑了,嘴边的笑意更加明朗的阿姨已经开始帮我复订原资料,我也赶紧上前整理复印好的资料,我们背对着的那一刻,我感到心中生出了一抹温情。

迷迷糊糊中,我已经来到黑透的夜幕下,寒风依旧,这寒风里传来了晚自习上课的铃声,经由那温情的小小一刻,铃声也变得悦耳起来,我快步跑向教学楼……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二
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