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风的过去1200字以上

如风的过去

1200字以上 高一 散文

那年时光依旧,蓝色的湖水,白色的海鸥,幸福的家庭。

——题记

七年,世界一片干净纯粹。没有任何杂质,开心的时候就笑,伤心的时候就大声的哭,自由自在快快乐乐。而那些时光也是我永远的怀念和回忆。

小时候因为家庭的原因,我们一家人搬到一个四面环山的地方,那里没有邻居,没有便利店,更没有超市。一切都是大自然赋予的。距离住处不远有个淡水湖,很大很广一眼望不到边,湖水甘甜清澈,鱼虾成群。房子的四面都是山,威严的耸立着。山上有各种花草树木,还有野果,有枣树、野葡萄、樱桃、山楂等很多种,记得还有一种乳白色的水果也很美味,只可惜忘记了名字。山里有野羊,翻过一座山一个村子的人经常打野羊回去卖。一家人住在那里虽然辛苦却也乐在其中。所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当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同时也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虽然家庭窘迫无奈搬离,上帝却赐予了我们一个山水宝地,因为当时年纪小很多事情都不记得了,刚搬过去的时候我还是襁褓中的婴儿,所以理解不了父母的辛苦。父母在那里的七年时间虽然辛苦可是儿女成双一个个健健康康却也十分满足。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纷扰,没有谎言,敞着门也不会有小偷,就像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有一次我们一家人打算去湖边洗澡,我和妹妹很兴奋的去拿衣服过去父母身边,可能是太高兴还是跑的太快,我摔倒爬在了地上,然后爸爸拉起了我很生气的打了我几巴掌,力气很大,当时就哭了,因为不知道为什么摔倒了本来就很痛还莫名的挨了几巴掌。去洗澡的时候妈妈说屁股上有几道红色的巴掌印。其他的我就忘记了。小孩子的伤心总是一会儿就好的,长大后和妈妈说起这件事。妈妈说因为当时家里穷,有事烦躁,正好我碰枪口上了。现在想想也是理解的,钱财当道的社会穷就代表和最底层。

当然开心的时候还是有很多很多,我和哥哥妹妹会一起乘船去找打渔的爸爸妈妈,一起过家家,玩游戏。一起摘野果采鲜花。我整天哼着自己编的歌儿,唱的再烂也没有人笑话我,我可以肆无忌惮的高歌呐喊。因为大自然太美好心情舒畅,所以我们几个一直都是健健康康的。上帝偶尔也会调皮下,比如再妈妈洗衣服的时候,我突然掉水里了,妈妈则毫不犹豫的跳下去救我,严寒天气幸好无碍,上帝是在试探母爱的伟大吗?

碧水蓝天下的人们总是忽略了身边的美,爸妈对山里生活的态度完全不同,妈妈说她再也不想去了,那些年爱美的妈妈打扮的像一个十足的大妈,或许那不是她想要的生活,而爸爸却觉得苦中有乐很怀念,是啊!那时候一家人都在一起即使没有钱,却有亲情的温暖,可如今为了生计为了更多的钱一家人到过年的时候才有机会聚在一起。

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心的栖息地了。如风的过去消失的无影无踪,如果可以我想离开这个繁华而冷酷的城市,寻得一处碧水蓝天,看夕阳西下云卷云舒,悠然自得过余生。可惜想象和现实完全不同。

请风停留告诉下我家在哪里,心又安放在何处…

如风蝉鸣

800字 初三 记叙文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是虞世南的《蝉》,爱的是那句“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饮吸清露,高洁清远,所以蝉声才可以流丽响亮,而非凭借秋风一类。蝉被看做纯洁的象征,蝉声更是历来为文人墨客所颂,以抒发高洁的情怀。

如今却是又到了蝉鸣季,随之而来的便是绚丽的七月,内心深处总觉得夏季只应该有赤日、蓝天、碧树,然后有一股热烈激昂的风来染色,便有了墨绿、水绿、深翠绿、淡绿,有碧蓝、蔚蓝、宝蓝、藏蓝,亦有朱红、玫瑰红、枣红、杏红。可从未等到过夏风来染绿枕席,推开窗便只有灰白色的楼和灰蓝色的天,只有偶见的几点暗绿映入眼帘,却又显得是那么单薄而寂寞。庆幸的是仍有蝉声从窗外袭来,用这大自然的语言、用这欢悦而惆怅的叹咏调来咏唱一曲曲夏的赞歌。蝉鸣如同一张网,从天空而来,罩在凌乱的楼宇上,罩在浮华的市井上——这久违的、自然的天籁。

细听于蝉鸣,乃知那弥望的绿中奏着的是一场声势浩大、气势恢宏的合唱。这些天生的音乐家,从不曾有过指挥,亦不曾有过乐谱——那都是些人类的拙物,若把它们安在蝉之上,便是抵灭自然造物之奇。闭眼寻觅那曲调:开始先由低音一阶一阶地升入高音,随后便是和声,时而低沉,时而高亮,时而急促,时而绵长,相称相生,音韵和谐;时快时慢,节奏分明。那分明的曲调,或许是蝉变幻着的心绪,汹涌如浪时,拍打着你心中的沉积,卷走你放不下的轻愁;温柔如梦时,是一唱三叠的情歌,倾诉不尽的缠绵与柔情。忽地,曲调骤停,只觉余音渺渺。短停乃高潮前奏,长停乃一曲奏罢。遂又响起,抚慰听众之焦虑。这次却如同山间小调一般,南边蝉起调,北边蝉应调,来来回回,反反复复,好不欢腾热闹。

蝉从不知疲倦,为何?却不想它们在阴暗闷湿的地下等了整整十四年只为这一夏的悦咏。然而它是属于自然的,而非这嘈杂不得安宁的都市,都市人迷狂于红灯绿酒,如何听得进这自然的乐诗。人们记的只有蝉幼虫的营养价值与美味,掘地三尺,赶尽杀绝。却不知蝉鸣响自城市的凉柯,是这城市中挣扎着的最后的音乐。

蝉鸣如风,是止不住的悲悯,是深沉的静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一
散文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