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幸运,越努力1200字以上

越幸运,越努力

1200字以上 初三 散文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西安人,是一个典型的80后,我没上过高中。我邻居家有一个孩子,七岁,想学芭蕾舞,我陪着这小孩去学芭蕾舞。到了那里以后,那个老师就一直盯着我看。她说你这形象长得跟洋娃娃似的,应该去搞文艺啊。邻居回来就跟我爸妈说了,我就在我爸妈的威逼利诱之下去试了,之后老师就把我留下来,说:“这孩子不错,留下吧。”我就上了(陕西省)艺校。

我很幸运,在艺校里拍了我人生中的第一部电视剧,是一个中学生的戏,叫《青春正点》。拍戏的过程中,我知道了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解放军戏剧学院,还有北京戏剧学院。我们组里有两位演员,当时演我们的老师,一位演员叫果静林,一位演员叫刘威葳,他们对我说:“你一定要去干这件事,考大学,要上这几所学校,这样你才能成为一个大家认可的演员。”后来我听了他们俩的话。

来北京之前没觉得参加艺考是一件特别难的事儿。走进中央戏剧学院校园的时候,我傻了,操场上几乎没空地儿,看着每一个姑娘都漂亮,每一个男生都一米八几的大个儿,又帅,就觉得自己就备受打击。考试时,有一个人出来指手画脚说你是多少考号,我说我是2237号,他说:“好,37同学,你们两个人是两口子吵架,在这吵架。”然后过来一女孩,那个女孩一过来就很疯狂地打我骂我。我当时在考场上就傻了。可能就是因为在考场上一个女孩对我这样,强有力地这样打我,养成了我一直怕老婆的习惯。结果那个考场留下复试的只有我一个人。也许老师觉得这个人太可怜了,然后我也很顺利地通过了三试。

考场外,家长考生,人山人海。我觉得自己跟踩了棉花似的,看什么都不对焦。我爸问我:“紧张吗?”我说紧张。他说那有什么办法能排解你的紧张,当时我才十七岁,却说:“给我根烟吧!”我爸看着我说:“再过二十多天你就成人了,你就十八岁了。好!本来想等你成人之后慢慢地接受,现在鉴于这个特殊的事件我给你一根烟抽。”从我爸手里接过来的第一根烟,我觉得那根烟是我这辈子抽得最香的一根烟。

当时是电影学院和中戏两个我都过了二试了,但就这两个学校而言,中戏是我想去的地方,我做了一件很冲动的事情就是在志愿卡上的八个志愿里全部填了中戏。我妈拿着那张志愿表看着我就哭:“你怎么可以这样!”她说:“儿子,你只要填上人家那学校,人家那两个学校不要你,你还有地儿去,如果你不填呢,你可能就得在家再待一年。”我说我宁愿再待一年也要去中央戏剧学院。

在西安考区,我有一个同学,他也考了中戏。在七月的十八号还是二十号,他就拿到了录取通知书,一个电话打过来:“文章你拿到了吗?”我说:“拿到什么?”“我被录取了,文章!再见!”特别损。我当时心就凉了,我爸就说要不你出去散散心吧,给你一千块钱。我说一千块钱,好。他问,你想去哪?我说北京。到了北京,下了火车我打了一辆车,来到东棉花胡同,站在中央戏剧学院门口看着,我就在想:哎呀!你怎么不要我啊?你要了我吧!当时看到学校里一些学生,有打篮球的,也有踢足球的。一看有人踢足球,我立刻在学校的长椅上,把短裤换上了,跟他们踢,有一些师哥就“哎,同学!哎,同学!”地喊着,我觉得能融入他们当中真的特别有那种集体荣誉感。

在回西安的前一天,晚上十点半,我妈给我打了一个电话,我正吃烤串喝啤酒呢,我妈半天没说话,我说:“喂,怎么了,怎么了?”我妈说:“考上了!”那一刻我哭了,我在一个烤串摊前哭了。电话那头我妈也哭了,我觉得太好了!回到西安我打了个电话给我那同学,我说:“我考上了!咱们一起吧!”

来到北京觉得,戏剧学院嘛,都像我们这样的人,就学呗。我的第一堂台词课,老师一进教室先跟我们说:“台词呢要用气,从你的丹田出来,要让最后一排的观众都能听见,光靠你的嗓子是不行的。”我们班的所有人都躺在一个大教室里,人挨人。老师说:“好,现在呼吸,大家寻找睡觉的感觉,这个感觉要很自然,要让你的气息通畅。”我就睡着了。 

后来老师很严厉地告诉我:“文章,第一年是咱们学校的甄别期,四门主课只要有一门不及格就要被甄别。我现在告诉你,我会给你不及格。”第一堂表演课我就收到了这样一个噩耗,这预示着我第一年上完就得回家。接下来的台词课,我都非常非常努力,想博得老师改变对我的印象,结果我还是没能改变了他,他还是给了我一个不及格。第一学年放假回到家里,我很忐忑。我们学校当时是那种电汇的学费,我说:“妈,该去汇学费了。”我妈说:“好,我去汇学费了。”我在想:学校会不会把单子退回来,或者把学费退回来?如果退回来我就惨了。开学后,到了学校,我又想:学费会不会在报名的时候被老师退回来?也没有。我也顺利地在学生证上盖了戳。我又想:是不是真的要等开学典礼之后才来处理我们这些学生呢?因为我知道有六个不及格的,后来我们才知道因为戏剧学院是一个非常非常有人情味儿的地方,在这一年里,老师会对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觉得大家适不适合吃这碗饭,所有老师都说文章普通话挺好,就是学习态度的问题。后来我们这六个人都被学校留下了。我开始认真地去学台词,认真地上声乐课,认真地交表演作业。第三学年的上学期,很荣幸地,我的台词拿到了全年级第一名。我的表演也获得了一个很高的分数。

不管我是如何选择的这个行业,我是怎么考上的大学,我觉得:第一,我是幸运的;第二,我觉得我不能辜负一种幸运。所以我才要努力,我很幸运地认识了身边的很多帮助我的,鼓励我的,包括用各种方式去不喜欢我的人,我很感激这些人,因为没有这些人,我很难去看清楚我自己。

从2008年拍《雪豹》到今天,我从事了很多非演员的工作。比如说编剧,比如说我作为导演拍的《小爸爸》,从事了很多,因为我喜欢我有兴趣,所以我去做,但是我想掏心窝子地跟你们分享一句话就是:只要你想,你就必须要去做。为什么?因为我们是年轻人,我们必须要拿到这个时代的话语权,才能去展示我们的梦想。你们现在面临的是马上要毕业、走上社会,不要害怕失败,不要害怕去做,或者说到一个公司里做着你自己的本职工作,当你觉得干得没劲时,一定要在工作中找到你的乐趣。永远要寻找你在枯燥的过程里头你的一个亮点。我们是年轻人,如果你不做,你就不配做年轻人。你现在不做,等你老了你一定后悔。

越成长越倒退

1200字 高一 叙事

从小我就不是个恋家的孩子。

比如从5年级起进入寄宿制学校,刚开始(特别是第一、二周)大家从新鲜的生活方式中开始想念家里的好,可我始终如一。

比如曾经有过脱离父母外出旅游的经历,甚至在新加坡的整整7天里,都没有在临走前恋恋不舍,没有感到孤独,没有给他们电话。(当然回家后免不了一场男女配合批斗会)

我一直觉的我是个在怨恨中长大的孩子。

每次被爸爸用条子打,哭得喘不过气来,然后默默走到浴室里脱下衣服对着镜子看身上累累的红色条痕,我就会下定决心好好读书,早点离开这个家,自己养自己。

小学时被妈妈守着写作业,做不来就挨骂。我常常哭得桌上堆满了卫生纸,浸湿了卷子,擦烂了鼻子。结果便是第二天定会抱个数学100分回家。——我称之为报应——我所获得的好成绩全是我让父母心生愧疚的报复手段。

有时候我会希望他们离婚,这样我就可以做很多所被禁止的事,生活不再过得那么压抑。从小就被压抑了太多的喜好,于是我的性格附有了爸爸的懦弱却又兼有妈妈的酸刻。家人都说我越长大越没有小时候灵动了。小时候至少还有想要公主裙的强烈欲望;还常常趾高气昂地唱歌跳舞;还会对一件事固执地争辩……而成长了15年后的我,也只能说那些那些都被种种管教紧紧地锁在了一个叫过去的房子里。而爸妈至今不相信我喜欢唱歌,喜欢画画,喜欢出去玩而不是他们所说的老母虫似的窝在家里……

我从不过问家事,总是以“学习很忙”或“我不知道”两句话树起高高的围墙。我的二姨曾经很鄙夷地跟我妈说:“这娃儿是不是有抑郁症哦,太过内向了嘛,这样子学习再好也莫得啥子用啊。”我当时真想把她带到我们班上去问问,有谁敢说我是个内向的人!

是的,我在学校和在家里是个两面派。

但,这些都从我的初三下半学期开始逐步瓦解了。

首先是5·12,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亲人的重要。但真正地让我从观念上开始转变是08年那个黑色而坎坷的7月。

先是我独自放弃了基地班考试,爸妈给我讲了很多关于我未来的事。再是我要去成都考试,妈妈为我准备好一切并陪我在那里住了3天,每天都守在校门口等我考完一轮又一轮。然后7月中旬又是父母闹分离(前面有写),紧接着又出现了‘基地班风波’。

险恶迭生。我们整个家都仿佛被魔鬼撕扯得变了形。

当父母发现我的学习亮红灯时;当我在成都的考试没有被录取时;当我意识到爸妈的冷战不能由时间来挽救时,我才真正反省过来,我是这个家的一分子,并且是很重要的一个角色。我应该学着掌管这个家,能让这个黑色的7月过去的,也只有我了。

随之而来的是8月。

那段日子市区内的可以走读,每天早上爸爸送晚上妈妈接。上下学路上的短短10多分钟,爸妈都会留很多重大的决定让我选择,像在计划自己的人生宏伟蓝图似的,并且、增加了我们之间的交流。那便是我整个初中上学的最愉快的日子了。

虽说每次听“感恩的心”这首歌都觉得肉麻,但我现在却是怀着感恩的心在努力生活。从初三还有十多天就要中考开始,妈妈就经常12点起来给我煮方便面。特别是到了现在上高中以后,更是体会到妈妈的良苦用心。于是我几乎每隔两天就会给她个电话,我开始恋家了,我会在每周回家给爸妈个大大的拥抱,会挤在父母中间和他们一起看电视了……

我想,我是越长越退回去了吧。

想想三年后爸爸妈妈就会残酷地进入“空巢”的行列,就忍不住想多抽些时间陪他们。

不然到了那时,时光便会更加肆意地销蚀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散文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