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欠谁的幸福_700字700字

谁欠谁的幸福_700字

700字 高二 散文

张爱玲在《易经》中写过:每一个孩子一出生都对父母怀着一份宗教式的热情。

韶华易逝,当孩子的心被纷繁复杂的世界迷惑,父母只能狠下心来剪断攥在手里的风筝线,然后在遥不可及的未来盼望风筝落地归来。

到底是谁欠谁的幸福。

父母在孩子的身上几乎倾注了所有的心血。胡适的母亲在照料一大家子的同时还要在破晓时分让胡适背书给她听,背的熟了才能放心继续睡觉。而胡适自中学起便长年在外求学,很少回家探亲。最后一次胡适风尘仆仆地海上归来时便是参加母亲的葬礼。

胡适含辛茹苦的母亲必定没有半分不甘愿,因为儿子的成功幸福远大于自己所受的一切苦难与沉重的思念。

是谁,欠了谁的幸福。

龙应台在《目送》中写道她在年轻之时是父亲目送她踏上远去的征程,而她走不进儿子的世界,只能沉默地目送儿子的离去。

所谓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缘分便在于默默目送孩子消失在人生的转角,而背后有同样目送自己转弯的父母。

谁该谁不该,血缘关系所带来的是一种微妙的心甘情愿,仿佛三生石上命定这一世的轮回。

说不清,道不明,谁欠了谁的幸福。

朱自清的父亲在火车开动之际,爬上月台送一袋橘子嗫嚅了两句后又离开的背影几乎定格成了永恒。

朱自清的内心酸涩,为这一袋橘子,为这一袋橘子,为父亲离去时日渐萧索而已见蹒跚的背影。

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人生最难以名状的憾事之一。当我们远去,向着自己已启程的美好光明,是否注意过父母愈见明显的斑斑白发和愈见佝偻的体态,是否非得一定要等到亲不待那刻才看得清父母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披枷戴锁慢慢走来的艰辛。

张爱玲在《易经》中写道:当在自己的女儿身上投注了同样的感情却没有得到回报,才惊诧不复于母亲的时代。

谁……欠谁的幸福……

高二:zoujiadong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循光_650字

700字 高二 散文

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而我注定要用它来寻找光明。

十年文革,极尽了灰暗。老舍郁郁难欢,投河而死。周瘦鹃一院迷蒙的紫罗兰尽被践踏,他自觉生活了无希望,在残花败叶中投井自尽。也许,文革变只是这样一个吃人的黑洞罢。

其实不然,纵使文革给社会一切染上了尘埃,枯寂如荒芜,仍有星火顽强闪烁。一代文豪沈从文在文革时期被远黜,但他心灯不灭,视文革给他的处境为安然自世、静心自然的绝妙时机。他面对着满池荷花下笔仍能思如泉涌,就这样,昂扬向上的心态让他自如地度过了这一场浩劫,并生生不息地在文坛上发光发亮。

生活中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社会与环境并非一己之力便能改变,当披枷带锁脚踩荆棘,雪满长安街时,仍须保持一颗像阳光下的绿叶般清明透亮的心,枷锁与荆棘,刺骨的风雪是上天助我们成长的恩赐,在白雪茫茫之中流泪、流汗、流血又何尝不是一种异样的美丽与极致的感受。心态决定感受,决定未来,决定生活与生命延续的状态。

以诗画见长的席慕容在初中时因数学不好而被迫只能选择不用选修数学的艺术系。后来为油画而出国留学,遇见了她一生的挚爱,寻到无数心契的好友,并广博见闻,最终在油画创作中发现了诗作的灵感,成为一位诗人。

席慕容在中年的自叙散文中说,倘若她当年为数学不好而抑郁伤怀,便会错过这世间的众多美景。

一如席慕容的心态,台湾旅行团的一位导游把伊豆半岛上坑洼不平的路介绍作伊豆最迷人的酒窝大道,如此轻松愉悦的介绍想必会留给游客一路金色的回忆。

赞诗十三贴中写道:合掌为朴素的礼敬,微启又如莲花。我愿对这世间一切的不如意怀抱这样一颗虔诚清明的心,以蓬勃如朝阳之光的心态愉悦我的生命,追寻循蹈黎明前的微光,活于光明。

高二:zoujiadong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二
散文
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