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憾心灵净化灵魂1200字以上

震憾心灵净化灵魂

1200字以上 六年级 叙事

震憾心灵

净化灵魂

——走近心灵之旅

——题记

阳光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面向学生发展的整个过程的教育;是融德于智、德智一体、德智互动的教育;它要求教师用爱心来关怀、理解、激励孩子,使他们成为性格活泼、身心健康、自立自强、合群合作的一代新人

影子

下午,还没有到上班时间,我来到学校,开始批阅作业。(因上午给全市的“青语会”教师进行了讲座,学生昨天的随笔没有及时的批阅。)

这时,我发现了一篇让我深感震憾的文章。这篇文章净化了我的灵魂。

以下是这篇随笔的全文。

老师,我想对您说

亲爱的老师:

您好!

开学到现在,有一句话藏在我的心里,我一直不敢说。但是,我现在不得不说了。

从本学期的第二个星期开始,每天的固定作业不断地增加。别的不说,就说作文。您开始只是要我们每天写一篇字数不限的文章,接着就成了一篇限字作文。

一波未平,一波又袭。过了一、两个星期,又演变成了一篇高质量、300字以上的作文。而且,最少的要写300字以上。这无疑是将了我一军。以前,我写作文虽然比300字要多,但是,也不是天天写呀!老师,您知道吗?就为这事,我几次还想转班呢。

每次放学回家,我虽然很快就把作业做完了,但因此牺牲了我的课余时间。这就意味着从此我再也没有玩的时间了。

您也许会说:“人家许逸琳同学每天还写一千字的作文呢!”我写作的能力和许逸琳比,真是小乌见大乌,鲁班门前弄大斧。请问:班上又有何人能和她比呢?有时,我做作业做到了10点半,手都酸了,可我还是没有说什么。

老师,我的作文质量是提高了,但我丝毫不会为此而感到高兴。因为我知道,每天等待着我的,依然只是那平淡无味的生活,只是那没有童年天真色彩的生活,只是那在人生道路上没有五颜六色的生活,只是那让我疲惫不堪的生活。我没有欢歌,也没有笑语……

老师,我知道,您要我们写作文是对我们负责,是为我们的命运着想,这一点我很清楚。但您是否想过,这样只会让我们产生更大的压力!同学们只会把您的作业当成任务,他们就会不择手段地去完成。这样产生副作用的可能性极大,同时,也不会产生什么好的效果,就算有,大家不久也会厌倦的。

老师,我们的童年应该是天真活泼的,应该是充满欢声笑语的。不是为作业而逃学、撒谎,这只会让大家走上不正当的路。我弄得清楚很久以前的历史,但我不知道我的未来会怎样。

老师,这是我藏了几个星期的心里话。或许,您会对我产生不好的印象,但我希望您能给我们一点快乐,一点欢笑。

您的学生:刘正

2006年10月11日

感动

这篇作文,一字一句都沉沉地敲打在我的心坎上——教育着我,感化着我,鞭策着我,提升了我。深深地震憾着我的心灵,净化着我的灵魂荡涤着我的胸怀。

读完全文,我再次陷入沉思:我要好好地感谢我的学生,是他们教育了我,警醒了我——学生,毕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是一个个大写的“人”。他们有血有肉,有灵魂,有思想,有个性。有优点,有缺点。有快乐,有悲伤,有痛苦,有喜悦……只要是“人”所具有的一切特性,他们都具有。

作为教师,作为长辈,作为朋友,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帮助他,感化他,体贴他,温暖他,提醒他,教育他,提携他。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想千方,设百计,把他们逐步地从一个个没有完全成熟的人,通过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感化,使他们慢慢演变成一个个身心健康的,完全自理、高度自立的真正意义上的成功的“人”。

正因为如此,我要好好地利用这篇作文,与同学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汇,实践完全平等基础上的勾通。我是这样做的:

序幕

下午第一节课的上课铃声骤然响起,几乎与此同时,办公室的电话铃声响个不停。

“刘老师——电话。”正当我沉思着一系列问题的时候,耳旁传来了接电话的向老师的声音。

原来,学校教导处来电:“由于电脑老师公差,请您帮忙带一节课,好吗?”

“哦……那学校电脑室有空吗?我能带学生到电脑室去上一节电脑课吗?”

“这个……那就不清楚了。您就负责同学们自习一节课好吗?”

“唉!实在是没有办法,同学们渴望已久的一节电脑课又要泡汤了。”我内心里暗暗为同学们叫苦。

启动

我只好硬着头皮,迈着沉重的脚步走进教室,开始了“走进心灵之旅”的活动。

为了更好地达到教育的效果,为了逐步走进学生的心灵,首先,我说了一些让大家都开心的事儿。比如,同学们在这几天进步很大等等。接着,谈到了阅读与作文都是灵魂的洗礼与再现,都是生命的升华。

再接着,我继续表扬道:“刘正同学的作文,敢于说真话,敢于说实话,这就表现出了做人所应该具有的品性。”

“请问刘正同学,这篇文章别人帮你修改过吗?”我以一种平缓口吻问道。

“没有。”

“再请问刘正同学,你有没有借鉴其它文章中内容呢?”为了了解真相,为了打消同学们的顾虑,也为了给刘正同学坚定信心,我特地设计了以上两个问题。

“没有。”刘正再次坦然地答道。

“请问刘正同学,你敢现在就读自己的作文吗?”我向他投去信赖的目光,面带微笑、客气地说道。

刘正暂时还不知道我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于是不紧不慢地回答:“敢。”

我抬高了声音:“现在,我们掌声有请刘正同学朗读自己的作品!”

此时,刘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迅速走上成长、锻炼的舞台——“三尺讲台”。(我认为,“三尺讲台”并非老师的专利,而应该让它真正成为学生锻炼的舞台,成为学生不断成长的摇篮。)

刘正读着自己的作文,我在一旁不时地进行着点评。

刘正同学读完作文,我再次提高了嗓门:“文章写得好极了,可以得200分!!!”

同学们再次报以热烈的掌声!

“下面,请同学们帮助刘正同学继续找出文章中写得好的地方。”

A生:此文多处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感染力度。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B生:刘正同学文章中的“我弄得清楚很久以前的历史,但我并不知道我的未来会怎样。”这句话,在我们的课文《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中,可以找到一丁点儿的印迹,我觉得刘正同学在这里是一种创造性的运用。我佩服他!

……

谈心

“同学们,这篇文章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同学的想法,倾诉着大家的心声。不过,很多同学要么根本就没有想到,还可以把自己这样的感受写出来——没有用心观察周围的事物;要么,是不敢写——担心自己的思想暴光后,会得到不公正的待遇;再者,是他不想写——懒于练笔;或者,是他根本就写不出来——水平不够!”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刘正同学做得特别正确。刘正,你是好样的!”

“现在,请大家针对文章中涉及到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真实的想法,你觉得,我们的练笔,每周应该练多少才合适呢?”

A生:我觉得刘正说得有道理,每天一篇的确是多了。

B生:我认为每周应该写三篇。

“同学们,刘正同学所说的自己赶不上许逸琳同学,那么,老师既没有要求许逸琳同学每天练笔一千字,更没有一定要大家每天写很多啊?”

“刘正同学说自己没有快乐,没有欢笑,那么请问,大家认为,什么是快乐?幸福又是什么?什么又是有意义的人生呢?”

……

沉默!

“没有人回答吗?”

“那么,我来告诉大家。”

这时,我放慢了速度,一字一句地说:“同学们,人生的意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不管怎么说,人的一生总是伴随着喜、怒、哀、乐、悲等等。大家学习了《狱中联欢》一课。在反动派的眼里,那些革命者被关押在监狱里,他们有幸福、有快乐吗?”

“没有!”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但是,在革命者的眼中,那些戴在身上的枷锁,发出的声响,恰恰是一种美妙的伴奏呢?同学们同意我的观点吗?”

“同意!”

“那么我再请问……”

收获

经过一番心与心的交汇,通过这次“走进心灵之旅”的活动,我和同学们同时进步着,收获着,快乐着……

我收获的是:自己认识水平的提高,是同学们的进步,是大家的理解,是师生之间高度地统一认识:每周三到五篇随笔,不限字数。

同学们收获的是:师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流所获得的似懂非懂的人生哲理和意义,师生之间心与心的距离的贴近……

我们收获的是:师生之间更加相互走近了心灵,鼓足了干劲,逐步形成着“化苦为乐”的、积极向上的、乐观的人生态度。

尾声

第一节“电脑课”在收获的时光中结束了。

班长主动要求帮我把没有批改完的作业本,搬到办公室。他小声地对我说:“老师,我先到您的办公室去等您,我有话要对您说。”

“好。我马上来。”我平静地、欣然答应了。

我在教室处理完几件小事,快要走到办公室时,我的眼前突然出现了班长的身影——这时,我才想起班长刚才对我说过的话。

我和班长四目对视,心有灵犀地走到了走廊的一旁:“老师,我想对您说句真心话。其实,您刚才辛辛苦苦对我们说的话,真的真的很动人,不过您这是……”

班长话到嘴边又缩了回去。我感到诧异:“是怎么回事呢?”

他接着说:“我不知道可不可以用这样一个歇后语?”

“你说吧,没有关系的,万一你说错了,完全由我负责!”我鼓励他。

“瞎子点灯——白费蜡。”

“哦?”此时,我一下子完全懵了!

“因为您讲的话只对一部分同学有用,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根本没有听进去嘛。”

“为什么这样说呢?”

“比方说,我们的第一节课,本来就是电脑课,您为什么占课呢?大家肯定不好想啊!”班长好似很着急的样子。

“哦,是这样的……”我把学校给我打电话的事说了一遍。

“……既然这样,那您为什么不早给大家说呢?”班长很快接过话茬,好像理解了我,同时又似乎在埋怨我没有真相尽早告诉大家。

“好。那算我不对,我现在就请你代表我,给同学们说说清楚好吗?”

“行!”

这时,第二节课的上课铃声马上就要打响,我班的英语老师——张老师已经走到了我们的身旁,准备到我班去上英语课。我叫住了英语老师,把事情简单地说了一下,请她配合我们的班长去说明情况……

英语老师知道了事由,不由得对六(九)班的同学竖起了大姆指!

我抬头仰望天空,阳光依旧别样艳……

写于2006、10、12星期四

以下是刘正同学的下文——

我是对还是错

仙桃市实验小学六(九)班

刘正 指导老师:刘少华

我今天在班上读了作文,全文内容就是建议老师把作文要求降低,要让我们有个快乐的课余时间。可经过老师一堂课,我心里有点矛盾了。

我读完作文后,同学们都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最后老师把作文改成了7天3——5篇。可老师最后说了一句话,使我产生了矛盾的心理。

“有一点,希望你们能知道。许逸琳写一千字作文完全是靠她的自觉性写的。并不是我非要她写的。一个大作家是靠自己刻苦练出来的,不是逼出来的。”说罢,刘老师又拂袖而去了。

我看着刘老师的背影,仿佛自己就像一个千古罪人一样。我觉得我无颜去面对这和蔼可亲的刘老师;无颜去面对这为我们日夜操劳的刘老师;无颜去面对这为祖国的花朵的美好未来而辛勤劳动的园丁。

老师我对不起你,但一个人的童年不是在欢乐中度过的吗?这句话又在我心中回想起来了。

“刘正,请把你的文章输入六(九)班网站好吗?”这声音真熟悉,还带有那种无私的爱意,抬头一看,果真是老师。我支支唔唔地说了声“好”。然后老师满面春风地走了。

老师,您的心能容纳得下百川,容纳得下世间万物,您的心是广大的,是一个没有尽头的大世界,您是最好的老师!

老师,我是对还是错,我会等待着您那神圣的回答。

写于2006年10月12日晚

艾爱公主

350字 五年级 叙事

艾爱公主(3)

艾爱公主和果果王子穿过河水溪水,越过高山,来到了山水村。夜晚,艾爱公主与果果王子坐在美丽的星空下,果果王子说:“艾爱公主,还有半天的路程就到树国了。”艾爱公主对果果王子说:“哦,其实你不用那么客气,叫我艾爱就行了。”“那你也叫我果果就行了。”果果王子说。

走了半天的路,爱爱和果果终于到了树国。树国的国王却不肯将花瓣给艾爱,因为树国的公主紫紫非常喜欢花瓣,艾爱对国王说自己想见一下紫紫公主,国王答应了。当紫紫公主出现时,大家都惊呆了。一身紫色的礼服,有着一头卷发,头上系着蝴蝶结,还带这一个镶满宝石的王冠,显得很高贵。艾爱对紫紫说了来意,紫紫考虑一下,想了一下,紫紫说:“我要和你们一起去寻找花瓣,等花瓣找齐了,我会提出一个条件,只要你们答应了,花瓣就给你,可以吗?”艾爱答应了。

于是,艾爱他们又上路了,前往草国。草国那儿有什么危险在等艾爱他们呢?加油!艾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叙事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