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杜甫1200字

喜欢杜甫

0
0
1200字

喜欢杜甫,并不包含什么价值取向,只因为他恰好迎合了我“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的天性。我偏好于将杜甫称为杜少陵抑或是少陵野老,觉得这更有一分亲密感,更因为他恐怕要算是中国历史上名声最大,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中国唐朝现实的代言人吧!

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历尽安史之乱动荡艰辛漂泊的生活,又具有“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专”的高超艺术技巧,因而创作出许多光辉的现实主义的诗篇,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面貌,大胆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忧患意识,他的诗作也被后人誉为“诗史”。

乘着思想的快马,我一路倾听他浪迹天涯的足音。

泰山在杜甫“贵脚”踩着之后,顿时身价倍增。“岱宗夫如何?齐鲁青为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笔力浑厚,境界阔大,意象奇伟,这只有升平盛世中意气风发的诗人才能写得出的。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一家长期颠沛流离,几经搬迁,后定居在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了一座茅草屋,即有名的“杜甫草堂”。草堂风光绮丽,处处是翠竹、红蕖、杨柳、梅花、水鸥、黄鹂,杜甫或流连山色,或游览名胜。同时裴迪、高适、严武等故友也相继来到成都,互相寻访,饮酒唱和。所有这些,都使杜甫心情舒畅,诗兴倍增。“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是作者从现实世界细致的观察和感受出发,它以准确、精细的描写,营造出生动、逼真的境界。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或许是由于草堂的出现,杜诗多次打破了“沉郁顿挫”的基本风格。比如《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底,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全诗洋溢着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喜悦激情。谁敢断言,它会缺乏田园诗人陶渊明笔下的“桃李罗堂前,榆柳荫后檐”的艺术魅力?  安史之乱中,郭子仪等节度使60万大军兵败邺城,为了补充兵力,四处漫无节制、毫无法规地抓人。杜甫从洛阳回华州住所,路上目睹这种社会惨象,写成两组新乐府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诗中把对统治阶级的谴责和对人民从军的鼓励交织在一起,反映了杜甫思想的深刻矛盾。

杜甫于晚年漂泊在唐州,巧遇昔日的朋友,音乐家李龟年。李龟年“流落江南,每逢良辰胜景,常为人歌数阕。座中闻之,莫不掩泣罢酒。”迫于时代的感伤和身世的感伤,《江南逢李龟年》便从杜甫的笔尖滑落。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安史之乱前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和战后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双锋对峙,并称“李杜”。杜甫与李白的关系是难以用笔写清的。“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春日忆李白》),“冠盖满京师,斯人独憔悴”,(《梦李白》)杜甫那支“神笔”总也锁不住他与李白的莫逆之交。这也为后来者研究二位大诗人提供不可或缺的素材。

我喜欢杜甫,说他独特,颂他不朽。

杜甫

800字 初三 写人

是谁,在白露横江的异乡秋夜里,吟唱出一句别有滋味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谁,在芳草萋萋的孤城下,叹息出一句悲情万丈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谁,在竹林深处的茅屋下啜泣出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你的诗,简简单单,清清浅浅,却一语道破了天机。你的人,襟怀豁达,志向高远,教会了我很多道理。

读你,便是读赤子之情。

你少年有志于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你胸怀大济天下苍生的理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你怀抱着一展宏图的志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可是,那个政治黑暗,谄人横行的时代无情地粉碎了你辅助君王,兴国安邦的梦想。你的仕途多舛偃蹇,你的国土烽火连年,你的身世雨打浮萍,可是天长地久有时尽,爱国绵绵无绝期。身居庙堂,你竭忠尽智以事其君,人处江湖,你心里装的笔下写的全是苍生社稷,“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字里行间洒满了对国家的一片赤诚之心,你令我敬仰。

读你,便是读绵绵友情。

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忧愁。与李白相遇,你觅得人生一知己,于是惺惺惜惺惺,于是乐游山水,于是饮酒作赋。“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你情比天高,义比海深。二人相去千里,各奔东西,你朋友情分在双肩,从那“故人入我梦,邀我长相忆”,从那“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都在昭示你的至死不渝的友情。疾风知劲草,板荡识挚友。你令我折服!

读你,便是读悠悠亲情。

半城烟沙兵荒马乱的年代从来都不是共享人伦之乐的时期,你放不下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你忘不掉把酒话桑麻的亲人。天各一方,寄书不达,你会挂念“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饱经沧桑,骨肉分离,你会泪拆两行“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俯首滚滚江水,放眼重重关山,你满眼尽生念亲之情。你令我感动!

杜甫,你从千古走来,化身夏花,舞尽生命,绚烂人间。你从页页诗篇走来,化身圣人,娓娓道来,涤荡我的心灵。

杜甫,读你,我愿用尽一生!

点评: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本文内容生动丰富,语言新颖清爽,结构独特合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12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