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古典美900字

寻找古典美

900字 初二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漫步在古镇街头,春雨细润心田,柳枝随风微荡,我流连着,仿佛一切那么美好。

可是,走进这街,广告的刺耳喇叭吆喝声,店铺的排排强光,千篇一律的新式装修。快餐店,时装店,超市,宾馆,甚至连街角都人挤满人。人们大声交谈着,声音紧靠着声音,连天空好像好越来越拥挤。一抬头,一位男士就随手扔了一只脏塑料袋,为这街上又多泼一抹污色。那个古镇哪去了?那个几百年来清丽,优雅又不失繁华的古镇消失了?

算了吧,在这里我几乎寻觅不到那想象中的古镇和它的美了。

我随着人流叹息着,挤到一个花花绿绿的商店旁,一抬眼,看到一幽深、蜿蜒的小径,零落的行人,仿佛是被遗忘的世界。这里,是否可以遇见?

我一人拐进了小径,空气在这儿一下变得寂静了,脚底触到光滑的青石板,坑坑洼洼,透着丝丝清凉;路边的桃花一群或一朵偷偷吐露着花蕾,把暗自浮动的花香送给行人;脚旁的小溪流缓缓流过,追逐着层层小浪花,像无数闪亮的水星星;耳边不远边的小麻雀们,在空中聚会,相互轻语或欢歌;头顶上长长的深黛色房檐,以弧线排列,隐隐向经过它的人们展现昔日的典雅。

小溪旁,几位衣裳整洁的妇人们排列着,在清波中揉洗她们的衣物,时而耳语时而随着水流声送来爽朗的笑声。那路的分岔口,传来一声悠长的叫卖声:“卖……糖油糍粑喽!又香又甜的糖油糍粑喽!”我舌尖一丝甜意,跑过去一瞧,一位精神矍铄的老爷爷推着一辆干净的小木车缓缓地沿街走着。这时,路旁一户青砖绿瓦人家的古木大门开了,“嘿!老李,我家的来5块钱的。”,对面门头上有雕花刻凤的一家门也半开了,“我们家来3块的。”,跑来一个小男孩,扒着小木车叫嚷着“二个!二个!”。老爷爷慈祥地微笑着,应和着,取出一团雪白的糯米面,左右手齐上,捏团,洒糖,浇油,翻炒,装碗,递出,如行云流水,那糍粑香甜的气味充盈着巷口,让周围每一个人的味蕾都要甜化了。

我沿着这小经继续走着,刚才的一幕幕已引起我无限遐想,古镇的美在我心中似薄雾褪去渐渐明朗,我找到了那尚存的古典之美?在这越来越繁华现代化的大潮中,金钱和物质早已将传统抛之脑后,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古典美如旧物弃之。我走着,寻找着,在一些简单的人群中,在一条古朴的巷子里,在从前那些我们慢下来的生活中。

寻找那个关门的人

650字 初二

夏夜炎热的气流吹在人身上,使人惹来源源不断的汗珠儿,仿佛掉了盖的杯儿,里面的玻璃珠儿一颗一颗地漏出来。

接连几个夜晚的失眠,总听见一开一关的门发出“吱呀”的声音,缓而轻,有一种不想叫人听见的感觉。又是一个注定难以入眠的夜晚,我又听见了那“吱呀”的声音,不由地起身查询。我将门开出一条缝,一条仅容我透过去看的缝(我不想让家人发现我没有入睡),一个灰蒙蒙的人影穿梭在客厅与厨房之间,不用猜,那肯定是奶奶……

我轻轻地关上门,又躺在床上胡思乱想,看着比蜗牛还慢的时针,度过了一个似乎永无止境的夜晚。

又是一声关门声将我带回现实,这声音不是家中的,更像是楼下车库的关门声,响亮清脆,虽然这么高却能清晰地听见。

“吱呀”又是一声开门的声音,是入户门发出的,我猜这是奶奶拿东西回来了。但事实并非如此,粗犷的男声夹带着浓厚的朴实乡音正在和奶奶小声地谈论:

“今天超市猪肉大减价,10块钱1斤!”

“是吗?我昨天在老家还打13块呢!”

……

我想是爷爷来看我了,不过慵懒的我不想节外生枝去打破这美好的平静。

又是一开一关的“吱呀”声,使我突然想打开窗户看个究竟,到底是谁走得如此匆忙。透过窗户,我看见那个苍老的身影不由地一惊,是爷爷在绿荫中越行越远,最后只剩下被楼房遮挡住的一片天……我打开房门,看见那个装满蔬菜的袋子倚靠在墙角里。这或许就是爷爷匆匆来去的原因吧:关上心中的门,只留下对子女无私的爱。

我想这就是农民朴素而又无私的美——关上心中的门,不流露一丝的苦、累,只留下那无私的爱。原来人生如此简单:留给别人看得见的美好,隐藏那份心灵深处的疲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9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