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聆听那雨声650字

心,聆听那雨声

650字 五年级 叙事

沙沙,沙沙……

黯然失神的我坐在书房中。黑暗,犹如一张狰狞的脸,使我不寒而粟。孤独,如毒蛇似的死缠着我,恐怕只有那秋雨伴我度夜了。

茶,氤氤氲氲的缥缈着。我不禁闭上眼,觉得那凄凉的雨滴正以一种超然的声韵在解脱着我,因为它正在用那纯净的韵味一次次地道破着我的心思,一滴滴地掏空我的秘密,一点点地诠释着我的疑惑。毕竟,生活本来就是一部太过复杂的书,还是自己解脱自己,听听雨吧……

被秋雨打落的黄叶,飘飘然洒向大地,身后,传来大树的呜呜声。我不禁泛起一丝感慨,这稚弱的叶子能经住几多的风吹雨打?几多忧愁,几多困惑,几番潮水落,几番夕阳红,原来是那么鲜艳的绿叶是如何变成容颜憔悴的黄叶的?秋雨啊?多愁善感的秋雨,还不是因为你哟?!

滴嗒,滴嗒……

不觉已眼泪汪汪,陡然想起中国诗词中“身世浮沉雨打萍”之类的句子。但我分明听到叶子在微笑,它似乎在说,它应该感谢秋雨,是秋雨让它落叶归根,给后来者腾出一片空间,更舒畅地发芽生长。秋雨啊秋雨,你可曾听到这份真诚的谢意?

深沉的黑夜中,黄叶随秋雨一起化去……明年春天定然是“枝更健,叶更绿”。是啊,秋雨不是慈母,倒像严父,它的爱着眼于未来。

突然,我醒了,又依恋起多情的春雨来了。是啊,温柔的春雨谁会忘记呢?放开那凄清的秋雨,随着灵魂的漫游去欣赏那“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吧!

淅沥,淅沥……

“沾衣不湿杏花雨”,春雨是春姑娘的洗发精,飞动的是白色的泡沫,轻盈而晶莹。春雨依然淅淅沥沥,像烟一样柔弱,像雾一样和蔼。是春雨使泛着圣洁光芒的大地从睡梦中醒来,一切都活泼起来了。原来,春雨是生命的交响曲!

淅沥,淅沥……

沙沙,沙沙……

眼前的秋雨,梦中的春雨?我在梦中,梦在我怀抱里?心中是春,秋也是春;心中有春,秋雨也是春雨。秋雨春雨伴我眠,我还孤独吗?“身世浮沉”其实是心灵浮沉,心灵本就应当有浮有沉。任浮任沉心自宁,不是吗?

我终于发现,原来雨也是需要用心去倾听的。

小品是让人思考

1200字以上 一年级 叙事

有不少人觉得今年春晚的节目不怎么样,还挑出很多毛病来,我倒觉得人家已经尽力了,而且节目也都是精心编排的,说的人基本上是没有亲身体验过那种酸苦和疲累的,看着演职人员兢兢业业的样子,我是感到能理解也赞同他们的劳动的。

要说我最喜欢看的,还是语言类节目中的小品,不仅是好笑,我更觉得它们能引人思考,比如这期春晚中赵本山的《策划》就很值得回味,特别是那些台词让人感觉痛快淋漓,虽不是强烈的谩骂,但其讽刺的力量远超过大量的论证。里面有很多针对社会种种弊病的揭示,让人在笑声中频频颔首。

首先,它敢于挑战权威。一开始赵本山问牛群录完了在哪播时,牛群说是地方台,赵本山就说千万别在中央台播,那里太不靠谱,让他生活很背,干啥啥赔。这虽是调侃,但也道出了不少人心中对中央台的不满,告诉大家不一定是中央台就有权威,就是事实,往往上了中央台的都有经过美化、再制作了的嫌疑,其真实性是值得商榷的。生活中,有很多东西往往是中央台不敢播也不能播的,要播也是经过处理后播的,像这次春晚在零点钟声敲响前三分钟六个主持人互抢台词造成主持混乱的局面,人称“黑色三分钟”,但在央视就仅仅是直播时出现了一次,后来为避免生事,重播时便再也看不到那一截真戏了,代之的是15日彩排时录制的几个主持人串起来的流畅的台词。你说人家还敢相信中央台吗?

其次,讽刺名人。现在牛群要知详情,宋丹丹要他登录她的博客,并说现在名人都弄博客,把那些名人好名好利、喜被人追捧的丑态点得很逼真。什么是名人?开了博了,有了新闻发布式的地方了就是有名了,弄点什么个人路线、想点什么生活味道就是自己精彩的生命再现了,成名了就是要让人惦记着,这也是名人博客的意义所在吧。宋丹丹在说鸡被人追捧前后的样子时说:“……以前鸡走道,挺胸抬头,气宇轩昂;自打生了公鸡蛋,走道都改了,改这样了(开始模仿公鸡走道),鸡爪子可着劲儿地划,我一开始还没明白,研究了半天才缓过来神,它那是在练签名呢。”以鸡喻名人,可谓入木三分,把名人成名后的这些变态似的矜持与时尚刻划得淋漓尽致,大家在笑鸡的时候,更多的是在笑那些所谓的名人。

其三,揭露媒体的虚伪与炒作。牛群问他们鸡把蛋下在了哪儿,赵本山编了很多内容,最后还是下在了狗窝,其目的原来在于讽刺狗仔队,说是狗仔队一报,全村的鸡鸭鹅狗猫等等就全都知道了。这一言既出,即刻使人把娱乐界的狗仔队联系在了一起,这既是动物们的信息传播,也是人类娱乐新闻的传播,更在于说明媒体界追腥逐臭的样子,他们不去想如何真实反映生活,却总想着如何炒作新闻、提高自己的收视率等等。不仅如此,牛群的种种表现,活脱脱一个媒体炒作者的嘴脸,他的目的非常明确,只有一个:利用这点小事,或许是不存在的事情,假戏真做,把它变成能让他赚钱的工具。宋丹丹的代言更有意思:“下蛋的公鸡,公鸡中的战斗机!哦耶!”还连续来了三遍让对方自己去剪辑,我开始还没听明白说的是什么,直到后来看了字幕才搞清楚,觉得太逗了,把电视广告中那些为广告而“献身”的人们彻彻底底地损了一回,为了钱,把自己卖了,形象好歹倒不重要,问题是在电视上反复地晃,让人感觉恶心和厌恶,再好的形象也禁不起这样折腾,看会电视节目都要见到很多回这样的嘴脸,比起宋丹丹小品里的形象来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然,还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比如人的金钱观,借鸡生蛋的生财方式,现代人的爱慕虚荣,死要面子活受罪的痛苦,人性的善与恶,等等,总之,这是一个能让人思考再三的小品,而不像有些人说的是赵本山想不出东西来了,弄个“公鸡下蛋”的折子来充数。我觉得这恰是小品之能让人感动的地方,以小见大,以细见伟,以假见真,以熟见生,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小品中的珍品,是与时代相一致、与社会相联系、与人性相映照的作品。

(时2007-2-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五年级
叙事
6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