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否还在诗意的栖居1000字

我们是否还在诗意的栖居

1000字 初二 议论文

每日穿梭于林立的高楼大厦之间,享受美味佳肴带来的快感;徜徉在奔驰宝马,物欲横流的空间,也许在某种意义上讲我们是幸福的,至少我们的躯体是自由的。可你是否想过我们的思想是否自由?灵魂是否自由?又或者我们是否还在诗意的栖居?

其实我们都曾想简约的活着,哪怕只是一晃而过,不可捉摸的的想法也罢。然而事实的真相是,世界以其神秘的力量牵引着将你置于无知无能之地。于是我们最重要的东西,我们的自由,我们自由的灵魂被物质遮蔽,被毫无保留地困在高楼内,奢靡的物质享受带来的感官刺激当中而无法解脱。因为自由的缺失,尊严也得不到保证。于是我们只有被迫作现实囚牢中的边缘人,过着所谓“自由洒脱”的幸福的生活。

每个人一生都在寻找一个宝贵的东西,尽管在我们找不到的时候,它可能已经被摧毁的面目全非,而我们仍在不懈地追寻。或许有人会问:既然追寻的东西都已不复存在,又何必徒劳寻找呢?我告诉你:人是一种奇怪的动物,这种动物需要一种信念或者说一种信仰支撑他不断朝前走去。即使有时很迷茫,自觉无路可循,这种信念和信仰也会牵着他不由自主的走下去,无论是对是错,直至他的灵魂停止了呼吸。

假如一个人的灵魂不能被艺术之美所陶醉,不能被美丽忧伤的文字所打动,那么他的灵魂是有缺憾的。试问这种人还能诗意的栖居吗?显然,非也。对于灵魂,众说纷纭。有人敬仰,有人不屑,也有人怀疑,不过不论你有何等高见,关于灵魂最基本的莫过于:追问灵魂,透视灵魂直到安顿灵魂。每个人心中难免都有一片很难用是非善恶来形容的朦胧地带,有时也许只有让它永远处于朦胧状态才是对灵魂的追问和透视,才能让你诗意的栖居。

那么,独处是否是一种诗意的栖居呢?有人给独处罩上孤独,忧伤,悲苦的外套,然而独处何尝不是一种淡淡的美呢?一个人远离世俗的喧嚣,市井的嘈杂,人心的尔虞我诈,静立于书架前,用手触摸那柔美的纸张,用心感受那动人的文字带给他颤栗的美。仿佛你已不是现在的你,你是一个初生的婴儿,清新而美丽;有时,手捧一本诗集,耳边是美妙轻柔的乐曲,一边欣赏流动着的诗文,一边细品淡淡的茶香。这种独处的美谁能忍心去打破?谁又舍得用孤独,悲伤来形容?一个人静静伫立于窗前,窗外月光皎洁,此时心境淡然的你忘却世俗的种种纷扰,静享独处的恬淡时光,谁能否定这不是一种诗意的栖居呢?

有人说:但愿离去是幸,我愿永不归来。这句话有些消极了。无论是幸还是不幸,倘若有一种超然的心境,那么幸即是幸,不幸亦可以是一种幸了。当然,这种心境每个人都有,只是我们中的大多数掩盖了这种灵魂深处最宝贵的东西,即真实。不管你身处何地,身陷何境,都要说最真的话,做最真的自己,如此,便是诗意的栖居。

为你点亮一盏灯

650字 初一 散文

倘若将人生比作是一个长满奇花异草的花园,那我们会成为什么?是高高屹立在枝头上的鲜花?还是默默无闻地屹立在地上的小草?还是外形丑陋却孕育着奇花异草的泥巴?不管我们是什么,我们都应该用毕生的精力和心血张扬自己的青春,为别人点亮一盏灯!

作为一盏灯,不管明亮的时间多短,我们仍要照耀哪些处于黑暗人们的道路,燃烧他们的梦想,携手走向成功的彼岸!

雷锋精神体现在一个个具体行为当中,我们队雷锋精神的理解也是从他的具体行为认识的,这样人们理解的雷锋精神比较狭义具体,把扶老携动、扶危救困、帮助别人做一些事情理解为学雷锋,这当然是误解了。雷锋精神自然朴实无华,并不是人为刻意制造出来的,它体现雷锋同志的人生理念。

雷锋富有爱心,也因为这让他达到忘私的地步。爱心,暗夜的一线灯光,使孤独的看到方向;爱心,空旷田野中的一声呼唤,使心灵冰冷的人得到温暖的慰藉;爱心,一盏小小的灯,虽是如豆的灯光,温暖也是无处不在,温暖了别人。

一名小偷夜间潜入一幢居民楼,轻而易举地盗走了一对老夫妇的由保险公司赔偿的数万元赔偿金。正当小偷准备离开时,忽然听见老妇人对她的老伴说:“我们的生活已不能自理了,不如雇一个佣人吧!”“不行。”老伴毫不犹豫地说,“我们要节省更多的钱来救助穷人,难道忘记了我们的诺言吗?每天把灯点到天亮,就是让过路人能走过这段漆黑的夜晚,煤田喂那条猎狗肉吃,不就是让小偷不会来干扰居民马?”

正因为有爱心,才有了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情怀;才有了雷锋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觉悟。

一片片爱心,一次次伟大的壮举,使我的心思飞翔,心灵震撼。

三月,播下爱的种子;三月,洒下爱的露珠;三月,弘扬雷锋精神。人生,为别人点亮一盏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议论文
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