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飞的教室》读后感1000字

《会飞的教室》读后感

1000字 四年级 读后感

最近我“啃”完了《会飞的教室》这本书,它使我感慨万千,这本书主要讲了一群孩子们准备在圣诞晚会上,“亮”出他们自编自演的一场戏——“会飞的教室”。不过,他们在排练时,也经历过重重困难与惊喜!

书中有许多的人物值得我们大家学习,例:才华横溢的戴马亭、冷静持重的塞巴修、“作家”桃尼等等。其中我最佩服戴马亭,因为他是个班长,他不仅学习好,而且画画也是“猴子爬树——拿手戏”。

“会飞的教室”这个戏的背景就是他的杰作。在制作背景的时候他还付出了不少心血呢:在戏编好的当天夜晚,他一会儿伏在课桌上奋笔疾书(画背景的图纸),一会儿翻箱倒柜忙里忙外(准备制作背景的材料);忙了一会儿,他要开始制作“火山”了,可是他怎么也想不出制作“火山”的办法。眼看已是午夜时分,可是他已经被制作火山这件事弄得焦头烂额。塞巴修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悄悄下了床,拿了个橘子走到戴马亭身旁,轻声说:“戴马亭,都这么晚了,别再弄了,眼皮是要得到放松的,吃了这个橘子后,休息吧!”说完走到戴马亭身后,给他做起 了眼保健操。他笑笑,说:“我没事的,过一会儿再睡,你先睡啦!”说完,两人有说有笑地上了各自的床,睡了。可是在黑暗中,还有一双眼睛在眨巴着,那,就是戴马亭的眼睛。他脑子里还在思索着“火山”的制作。

第二天,天边刚刚露出鱼肚白,他立即翻身下床,走到课桌旁坐下,从抽屉里取出一些材料,开始仔细、刻苦制作“火山”。这时,一只温暖的手放在了他的肩上,心疼地说:“戴马亭,你怎么这么早就起来了,还早呢,你再睡一会儿。 “会飞的教室”这戏的背景大家会帮你的。”他一回头,原来是棓克老师早上来巡逻了。他坚决的说:“不,老师,背景设计是我个人的责任,我不需要任何人插手。谢谢您,老师。”棓克老师说:“那可不行。戴马亭,你每天这么早起来,迟早会累坏身子的!”他还是摇摇头说:“老师,我明白您的好意。可是……。老师,我还有事呢,一会儿见。”棓克老师吸了一口气,说:“好吧,戴马亭。再见。”“谢谢。”他说完,又将头“埋”课桌上。棓克老师叹了口气离开了。戴马亭这种细致认真,不怕困难,不半途而废,孜孜不倦的精神值得我去学习。

在我的生活中,我也有要向他学习的地方,比如说:前几天,妈妈叫我天天背成语,我才背了几天就不背了,妈妈恼羞成怒,她愤愤地说道:“你不是十分钦佩《会飞的教室》中的戴马亭吗?怎么不向他多学学坚持不懈!像你这样半途而废,会有成效吗?!自己好好想想。”我惭愧地低下了头,心想:戴马亭能行,难道我不行吗?我要超过这个“敌人”

读完这本书,我受益匪浅。我要像戴马亭那样做一个知识渊博、迎难而上、足智多谋的人;这本书的内容,可算是一部高度浓缩的校园风景,它所表现的同学之情、师生之爱,无不唤起我们对友情的追忆与珍惜。

《伟大的悲剧》读后感

1000字 高二 读后感

我合上书,闭上眼睛,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脑海中浮现着的,是斯科特一行人在暴风雪中奋勇前进的身影。

这篇文章讲述了在1911年底,挪威探险家阿蒙森和英国探险家斯科特一行人在南极展开的一场富于戏剧性又令人心酸的角逐,结果阿蒙森捷足先登,斯科特失败,斯科特在返回时与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后,最后长眠于冰雪之中的故事,这其中,斯科特伟大的精神和悲壮的结局也让我们的心灵受到了抨击和震撼。

读完了这篇文章,我想起了我一次去欢乐谷游玩的一次经历。

那天,我和同学去欢乐谷玩,一进大门,同学们便直奔欢乐谷三期——那儿有很多惊险的娱乐设施,我是一个比较胆小的人,望着同学们跃跃欲试的身影,我却很胆怯,但同伴似乎觉察到了我和她们的不一样,于是纷纷鼓励我,在推推搡搡中,我被她们拉到了去排队。

很快,轮到我们了,我竭力遏制住自己的恐惧,不停地做着深呼吸,可表面上还要装作很轻松的样子,像上战场一样坐在了坐位上,其实这样写一点儿都不夸张,这是一场自己同自己的较量,可在这时候,我突然又有一种像退缩的冲动,但这个念头在我的心里只是一闪而过:坐都坐上来了,怎么能临阵脱逃呢?

不容我多想,机器开动了,我们坐在一个大圆盘上,在“U”行动轨道上感受着天旋地的感觉,我像一只蚂蚁,在圆盘上任由摆布,我感到身体里五脏六腑似乎也在随着的运动翻来覆去地,我闭上了眼睛,生怕机器失灵把我给甩了出去,突然,我的耳边听到了同伴们的尖叫声,于是我也放开嗓门尖叫起来,在风的陪伴下,在尖叫声的回荡中,我抛开了生活中的一切烦恼,学习上的一切困难,感受着这在空中“来去”的“宁静”。那一刻,我真的释然了,那一刻,我真的放开了,那一刻,我真的变得勇敢了!

走下望着那个在十几分钟前还让我畏惧的“大圆盘”,心中还有着一种要再上去玩玩的冲动,或许,我的胆子真的变大了?

和斯科特的挑战人类自我的壮举相比,我这次去游玩的经历实在是太渺小,太不值一提,但通过这次经历,使我以后遇到困难时变得更勇敢,更坚毅,更自信。“对于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也许,在这次探险中,斯科特和阿蒙森付出了同样的努力,甚至更多,为什么他就是一个一文不值的失败者?不,不是,在茨威格看来,在我们看来,斯科特一行人同样也是胜利者,因为他们也到达了南极极点,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比阿蒙森还要伟大,因为他们身上永不言弃,为事业献身的品质,以及集体主义精神在熠熠生辉,他们是英国乃至全世界的英雄!

在南极这片荒无人迹的土地上,斯科特一行人已永远地长眠在那里,但他们这次伟大的悲剧却会激励着我以及无数的人在面对困难时更勇敢,更顽强,更坚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四年级
读后感
10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