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格650字

定格

650字 高一 记叙文

此时已是深夜,影棚外透出淡淡的光,影棚内我一个静静地坐着,随手拣了一卷录影带插入了影碟机中。嘟嘟地声音过后,一幅幅画面出现在屏幕上。

一个高大伟岸的男子出现在了我的眼前。他英勇地指挥战舰与日本战舰奋力激战。最后连弹药都耗尽了。他深深地凝望了身后无尽山河最后一眼。然后,毅然指挥战舰向日本战舰撞去,想要同归于尽。那夕阳的余辉洒了他一身。这一道笔直的身影永远留在了我的脑海里.让我记住的不只有一个名字——邓世昌,同时还有一种熠熠生辉的精神。

接着,画面又动了起来。我看见联合国议会上两名中国代表义正言辞,激情昂扬。各国代表也在紧张地讨论着。最后,联合国主席宣布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那一刻,两名代表一下子站了起来,抑制不住的激动随着眼泪喷涌而出。我按下手中的遥控器,画面再一次定格。从他们眼角闪动的泪光,我读出了一种激情。仿佛受到了感染,我的心中也充满了按捺不住的情感,不断在心里翻腾。

最后,画面又来到今年的阅兵式。天空中翻飞的新式飞机,对面上整齐划一的装甲部队,各式新型的导弹,驰骋在海洋上的潜艇……这一切无不展现了祖国强大的实力。人民子弟兵统一的动作,饱满的热情,为这一刻添上了精彩的一笔。远方,国家主席望着参加阅兵式的部队,激动的不断点头。画面再次定格,望着主席真心的微笑,我仿佛看到了祖国美好的未来。

我抽出录像带,看见带子上写着:中国的崛起。我颇有感触地点了点头。从片头中国受到侵略的历史,到片尾六十年大庆。中国一步一步地成长了过来。

回忆历史的每一处定格,我看出对于祖国的挚爱早已成为了一种文化底蕴定格在了国民的心底。这是中国不断奋起的源泉啊!

天佑中华,一定会化成巨龙,腾飞在世界之林之中。

定格——观看电影《死亡诗社》有感

650字 初二 散文

最初,电影的名字让我误以为它会充满死亡的气息。当我一个人安静地看完了这部电影,想起梭罗说的“死亡,是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这句话时,我才终于明白,只有让不属于自己的那部分思想和灵魂死去,才能真正把握住属于心灵的那部分生命,开始真实的生,清醒的生,有意义的生。

基廷先生让学生们停下浮躁的脚步,去面对那一张张年代久远的发黄照片,去聆听静默的忠告,去感悟时光的短暂和生命的消亡。基廷先生用他的心血让学生们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诗歌,让他们不受世俗的羁绊,为自己的梦想去奋斗。

悲剧的发生是出乎我意料的。随着那一声枪响,故事里的一幕幕在我脑海里定格:

第一节课时,基廷先生让他的学生们撕去书上对诗歌评判与赏析规定那一页,让他们喊自己“船长”。年轻的心在呼唤中得到指引和鼓舞,学生们在意气风发的青春岁月里,深深地感受到生命本真的喜悦和自由的照耀。

基廷先生带领大家去一个简陋的山洞里去寻找自己精神的家园。

尼尔慢慢拉开抽屉,拿出被白布裹着的手枪,指向自己。

陶德得知尼尔的死后在雪地疯狂地奔跑。

基廷先生被学校开除后缓缓走出教室,陶德不顾校长的阻拦,毅然站到桌子上,高声呼喊:“船长,我的船长!”

那些被基廷先生感动过的学生们都站到桌子上呼喊他们的船长。

……

基廷就像一个船长,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着这一群在禁锢里压抑太久的年轻人,那种不受拘束的血性与追求深深震撼了我。他的无畏与学生们的渴望自由充满活力也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中。

当电影在一群站在课桌上的孩子深情的注视下划了句号时,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也深深地再一次定格在我的心中。

我忽然懂得,理想是不可能对抗现实的,或许生命有时会是痛苦的,但不要忘了灵魂深处面向生的勇气和对生的渴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高一
记叙文
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