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子的文化600字

扇子的文化

600字 初二 散文

扇子是人人爱好的玩物。扇子的应用始于很早的时候,大约在晋代之前就使用了。传至今日,它的形式并没有多大的变化。最普通的有纨扇、折扇、葵扇、芭蕉扇等。其制作也很有讲究,纨扇制作之精致,与粗俗的蒲扇实在是有天壤之别,纨扇好比北平的少奶奶,蒲扇则好比山村里淳朴的山民。

在古代,扇子为女子所喜爱,她们使用扇子绝不仅仅用来扇风除汗。她们或装饰,或蔽丑,或撒娇,或嬉戏,或寄情。

扇子在我国古代的诗词中常有提及。唐代诗人王昌龄有“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俳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之诗。是写宫廷妇女不见王之苦,拿着团扇怅望徘徊。杜牧有“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扇子本是夏天用来挥风取凉的,秋天就没有用了所以古诗里常以秋扇比喻弃妇。《水浒传》中有:“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苗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这是用扇子来表示贵族们生活之安逸。

在我国古典戏曲中,有许多故事情节与扇子有关,如《西游记》《红楼梦》《包公案》等;还有许多就以扇子为戏名的,如《桃花扇》《买花扇》《檀香扇》等。西洋戏剧也有以扇子为戏名的,如话剧《少奶奶的扇子》,就用珍贵的羽扇来表示女主人的性情。

挥扇,显得有儒雅之气(譬如诸葛亮)。古代文人还喜欢在扇子上题字画画,既避免了扇面的单调,又增加了雅趣。唐寅、郑板桥就留下大量的作品。

扇子还有其他的用处。交际时做礼物,恋爱时来寄情,商店中做广告,大热天遮太阳……《南齐书》中记载:“渊人南,以腰扇障日。”唐宋之问诗曰:“且握青纨扇,时将日影遮。”

小小的扇子,却蕴藏着深厚的东方文化的精蕾,正应了那句“一粒沙里看世界”的哲语。

争吵后的友谊

500字 初一 记叙文

灰濛濛的天空映照着我沮丧、茫然的情绪,闷热的空气回应着我愤怒、激动的感受。人与人之间,绝对少不了争执、摩擦,吵架时的怒火使我无法冷静面对,使沟通弥漫着火药味,彷彿战争会一触即发。

我曾经与我最要好的朋友互相炮火猛攻,毫不相让,口里说出来的话像是锋利的刀子一般互伤彼此,这样的对峙使我们的友谊碎裂、瓦解。那一天的争吵,只因为做小组报告时的意见不合,而剑拔弩张,即使同组的同学过来劝解,我们两个人却恍若未闻,仍然继续恶言相向、讥笑、奚落,用尽最恶毒、最难听的话,只为了要把对方狠狠的击倒,使彼此再也站不起来。我们的满腔怒火无法压抑下来,便让它全部释放出来,将之前所有快乐的回忆烧得面目全非,只留下一那一丝丝的灰烬。

之后我们不再嬉笑,不再玩耍。我们的友谊顿时降到冰点,没有冲突,也没有笑声。如此僵持了好久,我开始懊悔当时的恶言相向,使学校的生活变得乏味、无趣,课堂上不再有互相竞争的对手,下课时没有一起聊天、玩耍的同伴。我凝望着苍穹,等待着互相道歉的那一刻。在某个假日,我们无意间在路上碰到,异口同声地跟对方道歉,那时,我才了解到我们的友谊对我来说是如此的珍贵,值得珍惜。

争吵之后,当冷静扑灭火势,我才发觉自己犯了大错,吵架是如此的愚笨、幼稚,在当时就是无法明白,冷静下来的沟通,用宽容的心包容他人,就会化解一次次的争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散文
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