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常识1200字

如此常识

1200字 五年级 叙事

如此常识

一大早,厂长刚来到办公室,小李便窜了进来,手里捧着一杯热气腾腾的铁观音,谄媚地递给厂长,神秘兮兮地小声说道:“厂长啊,跟您商量个事儿,带我的那个师傅,能不能换成徐科长?”厂长大惑不解:“怎么?张师傅对你太严厉?”“没有的事,张师傅经验老到,技术纯熟,这样好的师傅应该留给小王。”“行,没问题。”

原来,小王和小李是新来的学徒,厂里分配了两个师傅,各自带领他们。原先厂里安排小李的是最优秀的张师傅,不知为什么,他竟要求更换。培训很快开始了。张师傅不愧是老手,他待小王严厉苛刻,做不好要求重做,哪怕只是一个小齿轮不光滑也要求重头再来;犯了错误严厉惩罚,不让吃饭是常有的事;除此之外,还要求小王看一堆理论书籍,理解吃透要点。小王每天累得满身大汗,一沾枕头便睡。相反,小李倒清闲自在,每天跟着徐科长进进出出,应酬交际,技术没学着多少,油水倒是捞了很多。小王看在眼里,纳闷不已。

一天,小王终于有机会找到小李,劈头便问:“你我都是学徒,为什么你学得那么轻松?”小李嘿嘿一笑,凑近他耳朵小声说:“兄弟,这你就不懂了。现在这个社会上,看重的是关系,不是技术。徐科长有亲戚是高官,我这几天跟着他见识了不少大人物,他还说等他做了厂长,就提拔我做副厂长,有人脉,有好的人际关系才是前途,这是常识,懂吗?”小李拍了拍小王的肩膀,晃悠悠地走了。

小王回去跟张师傅一说,张师傅怒不可:“常识?狗屁常识!现在社会就是人人讲关系,人人攀关系,才滋生了一大堆不学无术的蛀虫,才导致真正的人才被埋没!不要听他胡说,国家需要的是技术,是人才,有过硬的技术才有前途,这才是常识。好好学吧。”小王点点头,继续每天起早贪黑的苦学生活。

一年后,培训结束,适逢国家需要高技术人才之际,优秀的张师傅做了厂长,在厂里掀起“学扎实技术,为国家效力”的热潮,小王以优异的理论成绩和过硬的技术操作顺利毕业,升任高级技师,月薪过万。至于徐科长,由于亲戚受贿被捕,自己也因为没有实际才干而下岗了。小李的如意算盘打错了,他只得重新从学徒做起。

厂里又分配了一个师傅给小李,培训开始当天,小李惊讶地看见迎面走来的竟是小王。莫非?“没错,我就是你的师傅,”小王凑近他耳边小声说:“还要告诉你,有真才实学才有前途,这是常识,懂吗?”小王拍了拍小李的肩膀,看着小李愣住的样子,开心地笑了。

【点评】

点评人:周小蓬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如此常识》是今年广东高考作文中少有的一篇记叙文佳作。文章通过两位刚进厂的年青人拜师学艺不同态度的故事,讽刺和批判了把拉关系、托人情视为谋求个人发展“常识”的人,揭示了按照这种“常识”行事的所谓聪明人,终究没有前途的道理。考题要求考生谈与常识有关的经历和看法,本文这样写就切合题意,主题鲜明,且立意深刻,具有较强的社会批判性。

这篇文章的形式和写作技巧也值得称道,首先是标题写得很有水平,用了一个“如此”就点明了全文批判讽刺的态度。其次,文章构思巧妙,以小见大;结构紧凑、严谨,前后呼应;作者对故事的起因、发生、发展、结局叙述清楚、精要,故事的结局出人意外又在情理之中,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第三,文章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也颇生动、准确、传神。

那晚小偷光顾

450字 五年级 叙事

那是一个我忘不了的夜晚。

那天,我正在熟睡。突然,电话铃响起。我争开朦胧的睡眼,只见妈妈拿起话筒说了一句话:“我马上来。”并急忙叫起爸爸出门而去。

我怕一个人在家就悄悄地跟在爸爸妈妈的后面。只见爸爸妈妈快速地向王大妈家走去。我想:这么晚了,爸爸妈妈到王大妈家去干什么呢?一定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我在门外等了一会儿,只听见屋内传来东西打破的声音。难道是爸爸妈妈和王大妈吵起来了?我不敢多想。这时,屋内跑一个着黑衣服的人,急冲冲地向马路上跑去。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个人,也从来没有见过王大妈家有这样一个亲戚,这个人到底是谁呢?就在我刚想追上去问那个人的时候,爸爸妈妈也跑了出来,妈妈焦急地问我:“你看见小偷往哪儿跑了?”原来那人是小偷!我连忙回答妈妈:“小偷往马路上跑了!”

小偷夺路而逃,我哪能追得上他。小偷见后面没有人来追,也就放慢了速度。他正在得意自己从屋里逃出来脱身时,爸爸妈妈抄近路在前面的屋角边拦住了他,爸爸用左手揪住了小偷的衣领,右手扭住了小偷的胳膊,我和妈妈还有王大妈也抓住小偷的手,最后,小偷寡不敌众,终于被我们擒住了,还用绳子把他捆绑了起来。爸爸又报告了派出所,不多久,一辆警车带走了小偷。

这真是一个不平常的夜晚。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五年级
叙事
12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