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铅笔的启示700字

削铅笔的启示

700字 四年级

困难,就像一只纸老虎——外强中干;

困难,就像一道路坎,一跨即过;

困难,就像黎明前的黑暗,太阳一出来,黑暗就消失。

大家一定会纳闷,削铅笔能有什么启示,哪个小学生哪天不削铅笔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身边的小朋友们包括我自己都是用转笔刀削铅笔,有自动的也有手动的,再也不见有人用传统的小刀削铅笔了,我这次正是用小刀削铅笔而得到了启示。

这次寒假,我去上素描课,老师要求我们用小刀手工削2B的铅笔,原因是转笔刀削的笔尖是“尖头”的,而素描需要的笔尖是“横头”的。我们一下子都傻眼了,在座的00后们哪用小刀削过铅笔呀?!虽说心里100个不愿意,但也不敢违背老师的要求,我回家后按老师的要求买了一把小刀,开始埋头苦干……

刚开始,我削得状况百出,不是一刀下重了,铅笔头一下子断了,就是一刀下偏了,差点削到自己的手……笔屑有的厚,有的薄,笔头奇形怪状的,一点都不像转笔刀削出的那样整齐漂亮,我不禁怀念用转笔刀削铅笔的美好时光。

眼见一根全新的2B铅笔在我手上越变越短,我有点泄气了。一旁的妈妈告诉我,她们小时候都是用小刀削铅笔的,刚开始也是削不好,日复一日的“锻炼”后削出来笔的外型可以比美现在转笔刀的效果。

我听了,重新换了一根笔继续努力,在我浪费了3支铅笔后终于削出一根可以勉强拿出手的。第二次上素描课时,老师看着我们手上“丑陋”的铅笔,语重心长的说:“在削铅笔的过程中,你们有没有发现,越是急躁越是削不好,只有心平气和的,每刀用力均匀才能把笔削好。其实画素描也是如此,要从容淡定,不急不躁才能画好一幅画。”

我们终于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不怕困难,放平心态,一定可以做好每一件事情。

会叫的泡菜坛子_650字

650字 初三 日记

我相信很多家庭里都有泡菜坛子,可你们有我这样的神奇经历吗?  一天上午,我正在家写作业,忽然听见厨房里发出“咕咕”的声音,不禁吓了一跳。我小心翼翼地走进厨房,东瞧瞧西看看,没有发现什么可疑物品。这时,又响起了“咕咕”的声音,我又仔细检查了一遍,发现声音是从泡菜坛子里发出来的。我心想:这个泡菜坛子为什么会叫呢?难道是没有封紧?不大可能!因为看上去整个坛子外边都被死死地封住了。找不出原因,我只好带着疑惑继续写作业去了。  晚上,我问妈妈:“我们家的泡菜坛子怎么会叫啊?”妈妈笑眯眯地说:“傻孩子,那是泡菜在坛子里待的时间长了,产生的厌氧菌。”我连忙说:“什么菌?我最怕细菌了,要是吃坏肚子怎么办?”妈妈说:“这种厌氧菌是一种好的菌,不仅无毒,还对人体有益。”从小好奇心就重的我对妈妈说的话将信将疑,心想:一定要弄清原因。  当天晚上,我就从网上查了一些有关厌氧菌的资料。得知厌氧菌是人体正常菌群的组成部分,广泛存在于人体皮肤和腔道的深部黏膜表面。组织缺血、坏死或者需氧菌感染导致局部组织的氧浓度降低,才会发生厌氧菌感染。  我又查了一些有关泡菜的资料,了解到泡菜是一种乳酸菌发酵蔬菜制品。这种菜作为一种大众食品有着两千多年悠久的历史,是一种传统的发酵食品,因其口感独特、营养丰富而深受大众喜爱。泡菜发酵时产生有酸味的乳酸菌,有时会发出“咕咕”的声音。  另外,平常我们蒸馒头发面时,细细听也会听到类似的声音,原理跟泡菜是一样的。为此,我还专门做了一次有关发面的小实验。  “会叫的泡菜坛子”使我受益匪浅,没想到,一个小小的泡菜坛子里竟然隐藏着这么多的奥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四年级
7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