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周杰伦1200字以上

依然周杰伦

1200字以上 初一 抒情散文

依然周杰伦

周杰伦出了一张新专辑,名字沿袭了他惯常的风格,取得相当有腔调--《依然范特西》。《范特西》是他早期的一张专辑,《依然范特西》这个名字很轻易地挑起了我的怀旧情怀:白驹过隙,那个稚嫩青涩的男孩在流行乐坛掀起了一阵音乐风暴后,遭受了众多非议和褒奖,成长成了如今的周杰伦,看似刀枪不入的周杰伦。

说到周杰伦,我的心情变得很复杂。知道周杰伦是从他那首《爱在西元前》开始的。听这首曲子时总觉得它是被镀了金似的,有一层梦幻的颜色。曲子忽急忽缓,有强烈的节奏感。歌词也很不错,古巴比伦王、汉谟拉比法典、苏美女神、底格里斯河,这些带着历史沧桑感和梦幻感的名词串在了一起,串成了一段发生在西元前的爱情。或许很美,或许很悲恸。

然后知道了他更多的歌,也更加欣赏他的才华,喜欢听他那些明快却总有些压抑的歌,一遍一遍,反反复复,也开始关注他,看着他从一个沉默的歌者一步一步地开始脱变。

他的专辑中总会有一首歌弥漫着中国古老的文化氛围,从《双截棍》到《龙拳》、《东风破》、《发如雪》、《千里之外》。乐坛上如今中国风盛行,在激烈的竞争里,周杰伦依然熟

地玩转中国风,而且越来越纯熟。从刚开始的激烈变成了现在的带着几分蒙?,夹着几缕哀愁。《东风破》中那如流水般的琵琶弹奏让我感觉有微凉的丝绸从心上滑过,眼前缺不知怎么突现了一重灰雾。听着那些歌,仿佛听着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周杰伦,他始终是压低帽檐躲在黑暗角落里讲故事的人,他讲着古往今来亘古不变的充满无奈的故事。他站在一片暗处,低吟浅唱:“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你无声黑白,沉默年代,或许不该,太遥远的相爱。”

可现在那个讲故事的人走出来了,挣脱了那片阴影,光芒四射,那亮度让我感觉刺眼。那个在众多媒体面前侃侃而谈的人还会不会讲那样的故事?那个绯闻铺天盖地频频登上娱乐报头条的人还能不能写出让忧伤梗在我胸口的歌?看着电视上他日趋商业化的笑容,我突然感觉对此有点厌恶。他不是当初那个周杰伦了,于是我对他长达五年的关注嘎然而止。

但是,当听一些人说流行音乐只会唱爱情,周杰伦口齿不清时,我还是忍不住为他辩驳。

爱是流行音乐的主题,但也绝非人们想象的那样狭隘。周杰伦喜欢写亲情,同他爱写中国风一样,他每张专辑都写到了亲情。外婆、爷爷、母亲、父亲都被他写入歌里,可不知为什么,亲情也被他写的带有一点苦涩。“外婆她的期待,慢慢变成无奈,只有爱才能够明白。她要的是陪伴,而不是六百块,比你给的还简单。”“仁慈的父,我已坠入,看不见罪的国度。”“听妈妈的话,别让她受伤。想快快长大,才能保护她。”那样得旋律明快,感情却很忧伤,但忧伤却不浓郁,是淡淡的,游走于眉宇之间的忧伤。

口齿不清似乎是人们对周杰伦的评价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他们笑道:“连歌词都唱不清的人怎么唱得好歌!”《千里之外》是周杰伦和大师费玉清合作的歌,费玉清的吐词清晰和周杰伦的有点含糊不清混在了一首歌里,初听时觉得有点不伦不类,但反复聆听后,发现含糊不清让我们听懂了曲,清晰明朗让我们听懂了词。两者的结合并不起冲突,实际上,我觉得周杰伦的歌,曲更重要。而他选择费玉清合作更是让人们看到了他未泯的好奇心和创新精神。

现在跳出周杰伦的歌迷身份的我再来听他的歌,突然明白,歌是歌,人是人。他并没有他所说的“江郎才尽”,他还是那个写歌的人,只不过,他红了而已。

于是,我又重拾了对他的关注,只不过不再关注他其他的新闻,我只愿听他的歌,毕竟,关注他的音乐只是对一个音乐人的尊重。

周杰伦说,人生就像一场音乐会,有人加入了,有人离开了,坚持到最后的看尽风景的只可能是我。

我就是哪个因入场观众太多而厌烦了观众,我怀疑那个光芒万丈的人还是不是周杰伦,起身离开的时候我闭眼最后一次聆听,那一刹那,我忽然发现,那个唱歌的人依然是周杰伦。

坚强

1000字 六年级 抒情散文

坚强

——读《烈火烧不尽的坚强》有感

读一篇好的文章,就像一艘迷失的大船在汪洋中找到了航标一样,它指挥者你向着光明前进。

今天我看了一篇文章,它带给我的触动远远大于我读它的感受。我从中看到了一个面目全非的小男孩,看到了他对生活的坚强与执着,对学习的认真与刻苦。他的名字叫蔡振国,住在山东省肥城市的一个小镇里。在三岁的时候,他被一场大火烧得双腿蜷缩,无法站立,颔颈粘连,抬不起头,右肘屈曲,弯成直角,面部几乎找不到完整的五官……悲惨的命运没有打倒这个坚强的男孩,他已坚忍不拔的毅力与同龄人一样坚持刻苦读书。最后他以604分的优异成绩考取了山东轻工业学院生物工程系提前录取。

蔡振国在常人无法想象的情况下坚强的生活学习,生活的艰难并没有让蔡振国向命运屈服。母亲告诉他:唯有知识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于是,蔡振国开始了他艰难的求学生涯。他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学会走路。蔡振国用了整整五年的时间,硬是把粘在一起的双腿拉开了,八岁那年,他又重新站了起来。这五年里,学走路的每一步都浸透着他的鲜血。同样是在这五年里,他用两个“肉球”一样的残手,历经千辛万苦学会了两只手抱笔写字,学会了吃饭,穿衣,洗衣服,直至生活完全自理。

“存鹰之心于高远,取鹰之志而凌云”用这句话来形容蔡振国的学习志向是最恰当的。蔡振国他在学习上付出的努力超过了常人的几倍甚至几十倍。是什么给他怎么大的动力。当我看了他的演讲报告就什么都明白了。他在一场题为《感谢苦难》的报告中讲到:“眼泪无法改变命运,面对风雨,我告诉自己:苦难是弱者的深渊,是强者的学校,超越了苦难,将是人生难得的一笔财富。我对自己喊,我要坚强,我要独立,我要奋斗!而这些,正是苦难赐予的,真因为如此,我要感谢苦难!”当我看了他的报道带给我的是一种强大的震撼,他在困难中感谢苦难,生活中他勇敢的面对现实,乐观向上而又永不言放弃。我们在困难中却抱怨着困难对我们的不公平。其实困难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看你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对待他。向蔡振国一样把困难转化为一种学习与生活上的的动力,这正是我们所要学习的。

蔡振国认为身体残疾不应该成为输给别人的理由。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虽然他面目全非,但他的坚强意志是永远不会磨灭的!比起他来,我们四肢健全,却是一个败给他的弱者,我们不知怎样面对苦难,也不知怎样从苦难走出来。我们必须向蔡振国一样练就顽强的毅力去克服人生道路上的一个又一个的困难,让困难成为我们最好的老师。

一场大火改变了一个孩子的容颜,却铸就了他面对厄运永不低头的誓言!蔡振国——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你都是我们学习的最好榜样,也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坚强。

张家港市实验小学东校区

六(一)班

龚震威

2009.7.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一
抒情散文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