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哪里平庸了?1200字

此生,哪里平庸了?

1200字 初三 记叙文

忙于中考的那段时间,实在抛下了很多东西。如今,我在盏盏柔光灯下安详坐落。捧起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一书,不作声响,只留鼻息于静谧之中,携缓缓平静的心,去阅读它。

书中记述了母亲龙应台与儿子安德烈三年来往36封家书。字里行间折射两代人,两种文明的思想深度,有关人生的思考,有关当下的社会,有关对国家的理性。

我尤为深刻的是十八岁的安德烈对母亲说:“我可能会变成一个很平庸的人,有普通的学历,很普通的职业,不太有钱,也没有名,一个最最平庸的人。”最后,安德烈淡淡的忧伤夹杂在他那句朝母亲的话中,“那么,你会失望吗?”母亲回信表示,她没有关系,只要将来的工作让你快乐满足,感觉有意义,即使是给河马刷牙都不打紧。{大意如此}

读完后有朋友与我聊起这对话。她在网上来信,说了这么一句话:“我觉得我才是平庸的人。”彼此相隔甚远,但我已察觉平庸二字是好友最不愿说出的。我大概知道她为什么了。读书没有大的成绩,也没有多么拼搏,更没有特别惹眼的才艺。所以说平庸。那时我就好像被泼了一身的冷水,不禁颤抖,责问自己:那我呢?是否是平庸的?

在为中考准备的那段时间里,每日,我的脚步止在教室门口外,抬头举目,眼前黑压压一片。因为那些奋笔疾书的学子,只给我留下漆黑的头顶观看。于是,我径直走向我自己的座位,安静坐在狭小的空间里,与他们一同成为狭小的自己。窗外清风驱散了闷热与粘稠,却带走我曾张扬放肆的时光。我问自己:这样的生活,是我最想要的吗?

晚自习的一小时后,室内静谧依旧,白炽灯照得我头顶发热。外面渐渐在夜色中躁动起来。落叶成排横扫过水泥地面,扬尘起舞。树的形态开始凌乱不雅,犹如某个女人在疯狂抓挠自己的长发。雨就要来临了,我闻声望向窗外,但似乎其他人毫无知觉,他们桌前的习题已填的满满的。无奈,我只好垂下头颅,

无数雨点犹如无数只脚丫,响亮地踩在塑料棚上,玻璃窗上,铁栏杆上,发出断续的滴答声。慢慢地,这场雨水又送来了贵客---飞蛾。当这群身披两扇黄翅膀的小东西来到时,终于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力。他们抬起头,有那么几秒他们的眼睛是随飞蛾游走着的。我看着飞蛾在我的头顶,在白炽灯下,横七竖八地掠过。我觉得,这样才是生命的本色。

值班老师忽然出现在门口,”大家别管飞蛾,专心一点。”而后他们垂下了头颅,坐窗口的同学啪一下关上了窗口,让一切都习以为常一般。我立马沮丧起来,飞蛾在窗沿奋力挣扎。我分明听到隔壁班尖锐又欣喜的叫声,一次一次被老师吼着,镇压着。我以为小小的飞蛾可能会给枯燥的初三生活带来一点生气。我彻底无语,想想可能考试比较重要吧。

那天晚上,雨后窗沿满是飞蛾薄如蝉翼的翅膀,我知道,没人会关心的,只会觉得有点恶心。

回望那时的自己,确是平庸的。不闻世事,也不懂生活,更不快乐。

时间慢慢消磨我的复杂情绪,这场考试也结束了。回头心里一阵阵疼痛。冷落朋友冷落家人,日日做着令自己不痛快之事。后来我在假期中慢慢恢复过来,与旧时好友聚会,与家里人去旅行,在书城里泡一天。即使看起来是玩乐度日而已,但起码我是高兴的,乐意的,是我想要的。

做学生的时候,可能会没有满屋的奖状和证书。走出社会的时候,可能会没有华丽的住宅和汽车。可这都不打紧,只要你懂得快乐的生活,那你就不平庸了。

那么快乐,

此生,哪里平庸了?读完这本书为止,我并不认为安德烈口中的贫穷,地位低微,平凡庸俗是平庸的意思。而是母亲龙应台口中的,享你所想的,做你所想的。

那些年,以痛挥手告别

350字 初二 散文

那些年,我们挥手告别。

这个夏天不曾迟到,如期来临,那份痛,也如期来临。

或许人这一辈子来到这个世界,不为别的,只是为了看尽这里的悲欢离合,和那些失去以后才懂得珍惜的。

她要离开了,这个如晴天霹雳般的消息给我重重一击。那一刻,仿佛全世界就剩下我一个人,一个人暗自哭泣。眼前,那些曾和她作对,打架的画面不听话的浮现。就在我转身的一瞬间,她的心是有多痛。我从不曾理解过她,从不曾和她说上十句话。但她还对我那么好,或许我错了。

她的好朋友都为她的离开伤心。心如刀绞,我多想在这一刻把她留住,只是没有那勇气。我多想跟她说,让她别走,不要离开我。只是,幻想中的画面你听说过有谁把它变成现实的吗?没有。只能无奈接受现实。

当我们把她送往离开的车上的时候,我撕心裂肺的痛苦。我喊了她,这一句,包含了我的愧疚和我的祝福。在异地的她一定会很好。

车走了,真的只剩下我了。   

那些年,我错了;那些年,失去了;那些年,我一个人了;那些年,最终以痛挥手告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记叙文
12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