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1000字

我的老师

1000字 初一 写人

他?就是我的初中的语文老师——张先富。虽说他的年龄不算大,但也不算小了,一头卷卷的黑发下伴着一张成熟稳重脸孔,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的,显得特别炯炯有神,特别是那张嘴巴,笑起来嘴角微微上翘,说起话来非常响亮。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一定是个幽默细胞特别发达的老师。没错。我们班的同学最先被他吸引住的就是他那幽默搞笑的性格。

那“经典”的幽默画面还是那么清晰的寄存到我的脑海里!

刚刚开学的时候,语文老师就给自己来了个介绍:“同学们,你们好!我是初一一班的语文老师,也就是你们的语文老师!我姓张,而因为和朋友出去吃饭。我总是最先付钱的一个,所以我名叫先富。”后来一个搞怪的同学叫嬉笑道:“可不可以叫以后叫你后穷?”大家都明白了这位同学的意思——先富后穷!随后,同学们都哄堂而笑。老师也给我们传染了——露出了他白白的牙齿!

在这么多老师的课堂中,张老师课堂可说堂堂是笑声满满的。这可是多得老师的家乡口音啊!哦?有多搞笑?来,听我慢慢讲。他啊,总是把社(she)会读成社(shi)会;鲜(xian)花读成鲜(xuan)花;每次听到老师读错,我们都会笑着“耐心”的帮他纠正过来。连改三遍,老师还是老样子——哈哈,也难免我们笑的更大声了。

有一次,老师要求我们修改病句。有一句病句是这样的:“在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变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我们七嘴八舌的都说把“在…下…”二字去掉。老师是对的,但还有第二种改法。可我们这些小鬼却怎么也改不出来。张老师啊,只好一脸无奈的将答案告诉了我们。随后,一阵又一阵的小声传来。为什么?原来,老师说把“使”去掉。我们这些专门搞怪的小鬼就叫听成了把“屎”去掉了。张老师被我们气的不知该生气好又是感到可笑才好啊!

更有趣的就上老师教我们朗读《黄河颂》这一课。那堂课,可说是把我们的肚子都弄疼啦。因为课文中有多个“啊,黄河”老师朗读时,声音洪亮而有感情,而最爱上这些课的我们也专心致志的听课,慢慢的进入那个《黄河颂》的情景里。我们也随着老师朗读了起来。当读到“啊,黄河”时,我们可是字字读的大声!

老师笑了,他没有继续读下去,笑着对我们说:“老师我是**感情,你们打断了我的情感,我又要重新来了。”我们也笑了……老师重新朗读得第二遍,我们把自己的嘴巴闭的紧紧的,生怕会打扰到老师……就在老师读完之前,我们自发的位老师鼓起的掌声!

张老师就是这样,总会是幽默你几句,让我们在紧张的学习过后,对人生多了一份自信与把握。在如此轻松、活泼的学习中学习,感受张老师的亲情教育。

我有种自觉,多年以后,不!就在现在,我们全班同学都在庆幸自己有个这样的老师,都会在心里高呼:“张先富老师,万岁!”

东莞市石碣中学初一:钟凯程

我的老师

90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三年级的第一节语文课开始了,教室里走进来一位新的老师。她看上去40岁左右,中等身材,穿着朴素却得体,一头很自然的短发隐约露出几根银丝。她面带微笑,显得特别和蔼可亲。只见她轻轻地推了下鼻梁上的眼镜,开始了趣味横生的语文教学。这就是我们的语文老师——曹老师。

曹老师平时温柔且幽默,在同学们面前毫无架子,跟大家一起嘻嘻哈哈玩成一片,就像一个老顽童。但在教学上,她是位严格的老师,毫不含糊。记得三年级下学期的一次考试,我早早地做完题目,自我感觉良好,也不检查就自顾自地玩了起来,直到下课,我自信满满地交了卷轻松地走出教室。终于到了评卷的那一天了,我满怀期待。当试卷拿到手时,我惊呆了,怎么只有八十五分,合格啊?再一看呀,原来我的丢三落四的老毛病又犯了,我漏了一道题,被曹老师毫不留情地扣了三倍的分!我偷偷抬头看了一眼曹老师,心想曹老师可真够狠的!曹老师却若无其事地看了我一眼,似乎在说:“让你尝尝粗枝大叶的后果!”

曹老师那次“无情”的扣分给了我一个深深的教训,致使我从此都认真仔细地读题,再也没犯过同样的错误。但是,更让我无法忘怀的是她对我的鼓励和关怀。

上学期,曹老师推荐我参加“文学少年”的竞选。我们都知道,学校的“文学少年”是很难竞选上的,而那时已临近“六一”,学校的各种比赛都开始进行,我疲于应对“数学之星”和“英语之星”的竞选,觉得自己再没精力去争取“文学少年”,更何况之前自己没有努力背诵古诗,成功希望渺茫。我的心里打起了退堂鼓,又觉得愧对老师的信任。我怯怯地向曹老师说了自己的想法,准备放弃。曹老师非但没有生气,还意味深长地对我说:“机会来临的时候不要轻易放弃,要敢于尝试,只要付出努力,结果怎样并不重要。我相信你可以的!”我看到镜片后老师满怀希望的目光,那眼神、那语气像极了妈妈,我心中倍受鼓舞,暗下决心:“老师,我一定全力以赴,为你而战!”比赛前的那段时间,我自觉主动地完成作业,抓紧一切可能的时间背诵古诗,双休日更是争分夺秒地诵读,能多背一首是一首。我的努力终究没有白费,虽然没有得到校“文学少年”,但我夺得了年级“文学少年”和“古诗背诵能手”。那一刻,曹老师欣慰地笑了。

她是老师,教会我们知识,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她是朋友,与我们无所不谈,不分彼此;她是母亲,始终对我们充满信心,给予我们鼓励和关怀!

指导老师:曹蔚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一
写人
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