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的诗意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是啊!每个远方都有属于它的诗。
田园拥有十分秀丽的风光,虽然我并未去到过那。但当我想到“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时。”这首诗时,我的眼前浮现出一片山坡田野,那里草木十分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田原风光。想到“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我仿佛跟着作者来到前门眺望田野,看到了皎洁的月光照着一望无际得荞麦田,满地的荞麦花简直就像一片白雪。想到“桂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我仿佛来到一片丰收的农田,看着农民们讨论着丰收的年景,听到一阵青蛙的叫声,仿佛也在述说着丰收年。
边塞十分雄伟,一句“行有多病往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让我仿佛来到了边塞,看到了军人行军途中,经常患病,又没有粮食吃。在这归乡途中,奔波不息,至今还没有回到自己的家乡的情景。读到“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我仿佛看到到战士只知道在战场上,要为国捐躯。何必考虑把尸体运回家乡的英雄情怀。
古代离我们十分遥远,是一个真真正正的“远方”。虽然我们无法重回古代领略当时的美景。但每当我想到“翠华想象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我便穿越回到了古代,看着刘备出兵伐吴驻扎在三峡,无奈战败归来去世在永安宫,昔日翠旗飘扬空山浩浩荡荡,永安宫堙灭在这荒郊野庙中。想到:“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我仿佛看到,伍子胥被吴王弃于吴江之上,屈原抱石自沉泪落江的场景。
这些诗穿越千年来到我的眼前,还带来了远方的美景,让我感到远方的诗意。
去游泳
E度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013年2月20日 星期三 晴
今天,妈妈带我去梅河游泳,我听了很高兴,因为我好长时间没去游泳了。
不一会,我和妈妈就来到了梅河的游泳馆内,我立刻换上了游泳衣。游泳帽,拿着游泳圈去游泳了。刚一下水,感觉水有点凉,于是我便在水里玩了起来,不一会,我感觉水不那么凉了。我便让妈妈教我学游泳,妈妈告诉我腿要用力往后蹬,头要抬起,手向前划,还要学会憋气。我按照妈妈说的去做,不知怎的,我的身体总也浮不起来,而且还喝了好几口水,我都不想学了。妈妈看见后对我说:“什么事都不能一学就成,需要经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功。”于是,我又开始慢慢的学了起来。
最后,我学会了游泳,虽然我游得不是很好,但我会经常来练习,争取游的更好。
三年级:班恩铨
相关推荐
-
诗意远方我读过许多的诗,有的像展翅高飞的鸟儿,在远方落脚。我去过许多遥远的地方,它们的美要用诗作笔来描绘。惠州的西湖,我想起了这样一句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西湖上的荷叶一个接一个挨在一起,一望无际,像一大片的翡翠在西湖中央。西湖的美景让我赞不绝口,我想这样才称赞它: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这句话果然没说错,天是蓝蓝的,西湖的湖是清澈见底的,天和西湖的湖,完全让人分不清哪个是天哪个是湖。湛江的金沙湾,风景旧曾谙,沙滩看不见一点垃圾,海水碧波荡漾。人星罗棋布,有的在游泳、有的在玩沙、有的在追逐……好不热闹。道路旁边依着一排绿油油的大树,下面还躺着椅子,用来乘凉。这风景真美,海水无风时,波涛安悠悠。北京的长城,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我便去爬了长城当好汉,感受一下长城的气势,到了长城下,往上一看,果然名不虚传,“灵山几度炊烟起,远似祥云近雾绡。”爬上长城,一看,弯弯的长城,串联起一个个碉堡,像一条长龙,弯弯曲曲的盘旋在峻岭上,再往下一望,一望无际的绿树,铺在地面上。我感觉自己就像将军,在长城上抗击敌人,觉得自己很威风。远方的美景让我不禁赞叹,远方的诗让我陶醉其中,景处眼前,诗现心头。不知是眼前的景笼上诗的面纱,还是是诗给美景点了睛。一方水土,不止要用眼睛看,更要用心看。500字 五年级
-
诗意远方远方有诗,诗中的风景穿越千年,来到我的面前,住进了我的心里。品读诗词,古人携风月入诗,落笔如画,有“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清幽,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的壮丽,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美。可以说,当我读着这些诗词时,一幅幅关于古代的画卷就会在我眼前铺就。“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这是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每每读到田园诗,农民们繁忙的劳动景象,仿佛出现在我的眼前。我成为了里面的一员,看着“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跟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笑着“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诗中的人与我一同劳作,一刻不停。忙碌之余,也会谈谈天气,聊聊收成。诗中描绘的田园生活,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明月照在防卫森严的边塞上,由于长期的战争,多年来许多战士出征战死沙场。读着边塞诗,它将我带入战争的岁月,感受着边疆战士们的豪迈气概。“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唐朝李贺写出了疆场的寒气凛凛,这里是英雄的用武之地。“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诗人王翰告诉我,边疆的将士们正在军营中开怀畅饮,诉说着为国献身的决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将军雪夜率兵追敌,是那么的勇不可当。诗中讲述的边疆岁月,有着澎湃的激情豪迈。读着言志诗,我感受到了古人的雄心壮志。陈子昂闲登幽州台,遥望大好河山,写下了《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慷慨悲歌。诗中寄予了他火热的报国立功的壮志和理想。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我读出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雄心和气概。诗人笔下喷涌而出的情感,让我感受到了他们的豪情与壮志。它坚定了我追梦的决心,给予我在写作道路上不断前行的力量。一千多年前的诗句,描绘着古代的景,诉说着古人的情,今天读来,依然让人向往。我爱古诗,愿诗书与我同行,去追寻那梦中的远方。750字 五年级
-
诗意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在他的山水诗里,喜欢创造静谧的意境,本诗亦然。而"人闲"二字说明周围没有人事的烦扰,说明诗人内心的闲静。更突出了人与自然的融合! 〔赏析〕 这首五言小诗主要描绘深山幽谷夜晚寂静的情景,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心情。 诗在艺术上的最大特点就是以动衬静,寓静于动。“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二句写出了一种静谧恬美的意境:寂静的山谷中,人迹罕至,只有春桂在无声地飘落;夜半更深,万籁俱寂,似空无一物。接下诗人又写出了更有诗意的一幕:“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由于山中太幽静了,因此,当一轮明月突然升起,皎洁银辉洒向这夜幕笼罩的空谷时,竟然惊动了山中的鸟儿,于是在幽谷溪边鸣叫起来。这叫声似乎一时打破了山中的宁静,但它又让人感到空旷的山中更加幽静沉寂。王籍曾写过这样的诗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维这首小诗与此实有异曲同工之妙。但细品味,王籍诗句不免给人以说理的感觉,哲理意蕴十足,但缺乏形象生动的描绘,而这首诗却写得形象逼真,生动自然,情趣无限。诗中虽然写的花落、月出、鸟鸣,但是“这些动的景物,即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通过动,更加突出地显示了春涧的幽静”,可见还是后来居上。500字 五年级 读后感
-
诗意的夏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句诗,总让我想起那池塘中的荷。荷叶与荷花,的确很美。那些含苞欲放的荷花在荷叶的衬托下,宛如一个害羞的小姑娘,躲在绿叶丛中,只探出一个小脑袋;而其它的荷花,都迫不及待地“咧”开笑脸,满脸绯红,含笑微微。走近小池塘,就闻到阵阵花香。只见荷叶与荷花相互依偎。荷叶在露珠的滋润下,越发绿了;而荷花,也在露珠的滋润下,宛如一个个婷婷玉立的小姑娘,穿着粉红色的连衣裙。风吹过,整个池塘的荷花荷叶,都活起来,好似一对舞伴,在风中翩翩起舞……我被这情景和花香迷住了,醉了,我完全沉醉在其中……仿佛自己也是一朵荷花,在风中尽情地跳啊,转啊,舞啊……小鸟飞过来,告诉我飞行的快乐;小鱼游过来,告诉我昨夜的美梦!许久,当又一阵风吹来时,我才明白过来,我不是一朵花,我是在欣赏这美丽的荷花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叶与荷花,谱写出一首大自然美妙的诗!350字 五年级
-
诗意的春天春天的景很美,春天的梦很甜,春天的花很香。倾听春天的声音,是天籁般的深邃,追逐春天的影子,是微笑的期盼,赞美春天是永恒的话题。“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顽强的小草经历了野火的焚烧,接受了冰雪的考验,在细无声的春雨的滋润下,在春风中欢快地探出了小脑袋。“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远远地看见一片嫩绿,近了却难寻“她”的芳踪,多美的意境啊!柳树是古人笔下春的精灵。“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拂”、“醉”把静止的杨柳写活了。春天的大地艳阳高照,枝条柔软细长,轻轻地拂扫着堤岸,在微风中摇摆着。一个“醉”字,写活了杨柳的娇姿,写活了杨柳的柔态,写活了杨柳的神韵。“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脍炙人口;“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风景如画。“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回大地,仿佛一夜东风,吹开了春的画卷。金灿灿的迎春花张开了笑脸,洁白的喇叭花吹绿了大地,火红的木棉花高高地站在枝头。“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关不住的春色,“桃花依旧笑春风”是看不完的美景。在古人的笔下,春天是飞舞的——“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绿草地上,随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风筝在天空中翩翩起舞。瞧!云是多么的柔软,阳光是多么的明亮,这样的景色是多么的令我们向往啊!“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蝶儿飞舞,花儿飘香,我心飞扬!古人眼中的春天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是“处处闻啼鸟”、是“吹面不寒杨柳风”、是“满园春色关不住”……600字 五年级
-
诗意午后,小雨初晴。沐阳小憩,执一卷书香,泡一杯清茶。如此,便岁月静好,诗意盈心。“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风拂过青丝,“哗啦啦”地翻起了诗卷。清朝的诗人,字斟句酌,却依旧逃不过文字狱。清风无辜人有意。指尖停留在李易安的梦里。“常记西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正值青春年华,少女一袭白衣,脸颊微红,似醉非醉。在荷花的深处,一叶小舟惊扰了河滩水鸟的梦。少女嘴角微微上扬,却不知自己的命运注定多舛。“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与赵明诚赌书泼茶的时光已成回忆,独坐幽阁,寂寞无处安放。“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夫去国亡,无人懂她悲伤。只得叹息,千古才女,一生,半喜半忧。易安易安,一世难安。梦回大唐,独爱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只有他,才能写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千古名句。出入长安,阅尽繁华。一入宫廷,便不再是那个一心壮志的少年。力士拖靴,贵妃研磨,世间无他这般人。他的结局就像自己的诗那样浪漫,“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明月给予他一切,也结束了他的人生。茶已凉,而书香漫到了那个雨天。“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本应有光明前程的苏轼却因变法屡屡左迁,可他,从未悲伤,在噩梦中破茧。“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令我赞叹的不仅是他的乐观,亡妻故去十年,若不是情深,怎有如此名句?窗外又小雨,而我,依然在诗意中徜徉,获取不一样的烟火气息。600字 初二 散文
-
诗意的春天春姑娘来到了我们的校园,打扮得如此美丽,如此诱人,使人仿佛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之中,令人流连忘返。走进校园,看,两旁高大挺拔的榕树像一排排勇敢的战士们往前冲。沿着校道往前走,就看见一个黄色的大李石上面用红漆写着三个字——桃李园。沿着石子路,就走进了蜿蜒无尽的长廊,长廊两旁种满了花花草草。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儿坏绕着你的周围,微风一吹,小草花儿弯着腰向你问好隐藏着绿色鸟儿会给你动听的歌曲。随着石板路就来到了水池,水池里有一座假山上面有几只鸟儿在开音乐会唧唧喳喳得唱着歌。水池里的水静得让你看不到他在流动,清得可以看见水里的沙石,绿得像一块无暇的翡翠。鱼群游来游去像调皮的孩子。鱼鳞被阳光照的闪闪发光像穿了一件五彩缤纷的衣服。水池旁种满了垂柳,垂柳在微风中飘动着嫩黄色的像亭亭玉立的姑娘梳洗她那美丽的头发,真是无法想像。啊!我爱我们的校园,更爱我们的桃李园,是她给我们学校带来无限的生机。春天来了,大地上万物复苏。瞧,小草睁开了朦胧的睡眼,正在向上钻呢!各种各样的小花也在争相开放:有黄的迎春花,红的太阳花,粉的四季梅,这些小花美丽极了。一棵棵树木吐出点点嫩芽,没几天,这些嫩芽就变成了一片片绿油油的叶子。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春天来了,我最爱美丽的春天了。”解冻的小溪在欢快地流淌着,好像是去帮助农民浇灌庄稼呢。小鱼、小虾在小溪里自由自在地游着,好像在迎接春天的到来。一只只冬眠的青蛙伸伸懒腰钻出洞来,又蹦又跳地去稻田里帮农民吃庄稼里的害虫......600字 初中 写景
-
生活的诗意人是诗意的栖息在大地上的。——题记已是深夜,灯火稀疏,我伏案翻着杂乱的书页。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我把自己忙成了陀螺,极速而乏味。无意间抬头,窗外,不知何时,月色已清清泠泠地铺满地。记得《浮生六记》中,也有如今日这般月色,沈复芸娘执手赏月。月色盈盈,波光如练,宇宙之大,同此一月,不知今日世间,亦犹如我两人之情兴否?芸娘笑语晏晏,将星星点点的月光纳入眼底。那一刻,她的眼瞳是距离沈复最近的星。其实生活中并不是缺少诗意,而是缺少发现它的心。午后的校园,天空高远,草地温暖。阳光在枝叶间打着晃儿,投下蝶翼般的剪影。我同朋友一起倚着栏杆晒太阳。"回不回去做午练?"我侧头看她问到。"等会儿,晒晒太阳多好。"她撇了撇嘴。我笑道"偶尔晒个日光浴也挺好,享受生活嘛。"风拂面而过时带着阳光的温暖。阳光也洒落,在栏杆上反射出金属光泽。那触手可及的温暖落在脸上,把所有的不顺心全部融化。我们也懒得说话,只呆呆怔怔地仰头看云朵飘动。"什么时候回去?""不想回,等前面这朵云飘过来就回去。"我缩着脖子随口答道。午后慵懒的时光,在悠闲中消磨。复习课上,同学们快速翻动着书页,阳光灌满了三分之二的教室,暖融融的。我反复浏览以往圈点勾画的痕迹,回想以前新授课时老师讲的知识。阳光透过玻璃窗在纸上落下一朵小白花,我动动书页,那朵小白花也在纸页间跳跃。窗外的月华如水,午后的晴空暖阳,课堂上飘过的阳光,凡此种种,皆有诗意,只要你有一个爱的灵魂。诗意如飞花,如细雨,在生命漫长的道路上,绽放,平淡岁月也因之分外耀眼。600字 初二
-
诗意的秋风轻轻的飘着,落叶在伴着风在起舞,路边的小树的树枝上只剩下那零零散散的已经枯黄的树叶了,暗暗的淡黄,却是那秋的景观……秋天的色彩是缤纷的,“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秋天的到来,使山变得明亮水变得清澈,同时也带来一阵凉意,树叶变黄了其中还夹杂着许些红色。“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枫叶的火红,使人陶醉,那红艳艳的枫叶就犹如一片片火海燃烧着你的心。即使春天过后百花凋零,但菊花唯独只在秋天盛开“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为秋天增添一份色彩。秋天是收获的,“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春天播种,秋天收割的场面每年都会有,所以秋天是收获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稻田里的蛙声特别响亮,远远连成了一片,伴着这阵阵稻花的香气,像似向人们报告着丰收在望的喜讯。“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暮色已暗,农民从稻田回来,使稻田上的庄稼像浪涛般滚动,到处都是黄灿灿的一片。秋天是惆怅的,“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潇潇雨”秋雨悄悄从天空中飘下,打在叶子上并“嘀嗒嘀嗒”的响,让等待爱人的她的心一阵悲凉和惆怅。“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是很”深夜里大风吹得竹敲击着凉秋的声韵,这清脆的声音像玉环相碰发出的声音一般,但对于这位与亲人远别,空床独宿的思妇来说,那些美好的声音却变成了惆怅之音。秋天是凉爽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一切秋雨过后,空气是那么的清新,不是还有一阵凉意,舒服极了。“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阵阵秋风白云飞,岸边的树木已不复葱郁,而金色的落叶纷纷飘坠……秋的缤纷、收获、惆怅、凉爽,为大自然增添一份生机……广东中山中山市华侨中学高一:曹文静600字 高一 写景
-
诗意的生活我站在黄河边,聆听滔滔江水,倾吐历史尘埃。我仰望泰山顶,细看天上白云,写下壮志凌云。我登上长城路,眺望大好河山,打捞逝去豪情。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雅士挥毫泼墨,写下多少传世名篇?陶渊明,名潜,字元亮,自号为五柳先生。他的性格就像他宅边的五棵柳树一样清高。他自幼爱好读书,有远大志向,力图挽救天下苍生。可是世事苍茫,无奈的他只好归隐田园,每天过着“种豆南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好一个陶渊明!他是多么旷达,多么高远,就像他喜欢的菊花一样。他曾构建了文人雅士所赞许的桃花源,但他看到了社会的腐朽后,毅然到南山下,寻得了一间茅屋。虽然清贫,可每天自由自在,过着诗意的生活。李白,自太白,号青莲居士,他自幼豪放飘逸,喜欢饮酒,他也是想着做官。可是仕途多险。当他看到了官场的黑暗,他却大呼道:“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长衣飘落,身离去。“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由此可以看出太白对生活的无奈,但他依然乐观,更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好一个李白!多么浪漫,多么诗意的生活。李清照,我国第一位女词人,长相美丽、清秀。小时候便走进了文学的殿堂选择了诗词的道路。“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欧鹭”三言两语就把一个误入藕花深处的李清照勾勒了出来。儿时的她,是那么快乐、无忧。可是,不幸的事接连发生在她的身上。国破、家亡,太多的愁与忧,压在了她柔嫩的肩上,她由衷地感慨:“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纵使这样,透出的愁苦也不是那么深。展现给我们的是一幅凄美的意境。诗意的生活,是用诗词勾勒,情感描绘的山水画。诗意的生活浪漫、豪放、飘逸。我一定能在诗词的篇章中找到属于我的一页,我一定能进入诗意的生活!600字 初二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