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此心安处是吾乡800字

他说,此心安处是吾乡

800字 高一 散文

那是我最爱的词人,一生坎坷,却始终旷达乐观。他才华横溢,挥毫泼墨也深得世人喜爱。《寒食帖》便出自他手,仅位在《兰亭》之左,后人赞誉为“天下第二行书”,此盛名除却他,又有谁能安然享誉呢?

那个看似狂放不羁的男子,于粗犷中带着细腻,。那年乙丑,他忽然怀念起了自己的亡妻,“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这该是多么感性的男子啊。都说是时光一剂良药,可以抚平创伤,可以忘却过往,可是,这十年,于他,只是盛大的煎熬。十年,足以改变一个人的外貌,有的人,也许,心都变了。他却依旧爱着亡故十年的妻子,“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在梦里,还有关于亡妻的梦,梦里的她,正在窗前梳妆。可他看见梦里的妻子却流了泪,此时此刻,相顾无言,那一片浓浓的痴念全化作泪珠,以泪为言。如此情深,何以忘忧。

也许,为官之人都不需要太过感性,诗人笔端,常常会掩不住情感。他亦如此。那年他四十三岁,调任湖州知州。上任后,他即给皇上写了一封《湖州谢表》,这本是一篇官样文章,可他是词人,那些个人情感自然而然地流露在字里行间,说自己“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恰是这些文字,让新党人揪住了他的小辫子,他因而被指“愚弄朝,妄自尊大”,说他“衔怨怀怒”,“指斥乘舆”,“包藏祸心”至此,他的人生发生重大转折。或许就是这重大转折才造就了后来那个乐观旷达的他。

他的好友王定国被贬宾州,其歌妓柔奴毅然同行,元丰六年,定国北归,那个小女子带着有岭南梅花香气笑容,告诉他“此心安处是吾乡”。这,究竟是小女子的真实想法,还是那个随遇而安的他借柔奴之口告诉我们的呢?白居易说:“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许是江州司马的诗给了他启发吧,随遇而安,恬然自足。

最欣赏他“诗酒趁年华”的洒脱。“休对故人语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这是一种何等洒脱的境界啊。多少人在垂垂老去中感慨一事无成,随性如他,抛却过往,如狂放不羁的李白那般“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他亦如此。如此随性,世间最为洒脱之人也不过如此吧。与庄周“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的随性不同,他的随性中,还带有责任。

重情,责任。那个我所爱的他,苏轼。最爱读一曲苏词,临一帖随性洒脱的苏帖,于万缕千丝中,感受那个最真实的他。

人与社会

1000字 高一 议论文

一个人如果要尽早融入社会,就必须要有自律自制的能力。否则定会在社会这个泥谭中丢失本性,从而改变自己。宋朝皇帝赵恒曾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而今,人类应该更看重的并不是所谓的黄金屋,颜如玉,而是书带给人类的思想认识和自省能力。一个人如果要进入社会就要有革命者的意识,莫不可沉沦,自甘堕落。看书就要看好书,文字的组合串联决定了书的好坏。一个人的所见所闻所思决定这个人的生存价值。在社会上高风亮节的人不被看好,很多人抱着看笑话的心态去看这些人,最终这些人也遭到了另一批人的嘲笑,可见此类事件有如生物圈里的动物一样,不凶不狠的动物只有被杀的份。一个员工进入公司工作随时都要防范,防范着被潜规则。谈起潜规则可谓通透各行各业。对此,长像漂亮的女人尤其需要时时注意,偶尔碰见一两个刚正不阿的上司,某些自甘堕落的员工便像极了需要配种的母羊,叫声不断。为何如此?原因很简单,没有被潜规则的机会。

社会是一个大的集体,每天都会有有形形色色的人进入到里面,刚进到里面的人初生牛犊不怕虎,而后遭到承重打击也只好夹着尾巴去做人。“进入社会里面的人呆久了也变得聪明了,学会精打细算脚下所走的每一步棋,可谓是都朝着步步为赢的方向去走,这些人在社会中迷失了本性丢弃了自己算是白活了。”还有一些人进入社会几十年愣是丝毫未变,像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一样,总和他人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怕在交往中迷失自己,从而不能自拔。这些人在社会中混不出来名堂,只好怨天尤人。这些人好像活着就是要和和珅反着干似的!假如那天在电视上见到和珅,定会想到公司某某人员,从而咬牙切齿骂这个骂那个!这些人眼睛里带着愤世嫉俗之表情看似清高,如若那天拥有和和珅一样的待遇,恐怕也会以贪为荣。

人进入社会就像雨水下入海洋一样,想全身而退是万万做不到的,人一旦进入社会定会被琐事绕身而不能自拔,最终落了个身陷的下场。可见如今的社会并不像没离开过父母的少年想象的那样充满美好,这些人一心只想早日投入其中,哪能了解其中的艰险,尔虞我诈?社会,确实是个能够加速人成长的好地方。但危险就危险在这里,心智一旦成长过快就容易确立志向,志向的差异决定了一个人,一个人如若不能向善定会从恶。从善这并不一定得到应有的好报,作恶的人也不一定受到社会的惩罚,所以善与恶也只能成为衡量一个人道德的标准,然而如今人们的自信心无比强大,所做之事从不做检讨。做坏事做惯了,便成为习惯。原本的那点良知也会消失殆尽。这时就会感觉自己所做之事是理所当然,更有甚者甚至把自己所做的坏事也认为是积德行善的一种方式,不要脸到这种地步,可谓是天下无敌!

社会像尽一潭污水,其中混合着各种物质,如今社会这潭污水已经饱和,要说还少点什么?我想是能够使水变清澈的元素还不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一
散文
8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