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一课600字

难忘的一课

600字 初三 应用文

一个节目,在最有价值的时候,只给人心的触摸。

美,是世间万物的赞称。一抹花香,一丝香甜,给人嗅觉的美;心的高尚,行的影躯给人印记之美。

有这样一个节目—他诠释着一群少年吃苦耐劳的精神,当我第一次看他时,像听了一场有意义的课。它,就是2013中国最美孝心少年。

这一节课,不是一位老师单枪上阵,而是十位老师联合上阵,像我传授孝的含义。

孝体现在不苦的颠簸。

一位十几岁的孩子,从小肩负起照顾母亲的责任。他接触的不是玩具,不是零食,而是公交车站,漆黑的小树林。因为,母亲需要他,需要他将她抱着去医院;他需要她,需要母亲的存在,母亲的爱。每当穿过漆黑的小树林,他的内心又害怕,又欣慰—因为,妈妈还在家等着他。于是,不论春夏秋冬,行走成了他的主旋律。 

一位女孩,性格开朗。她的母亲卧病在床,父亲已去世,为了维护家中的生活,她接替了母亲的工作—送票。每到空闲时间,她便于那山地车为伴,在路上狂奔。她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送最多的票。于是,狂奔成了他的主旋律。

孝体现在相依相拥的不分之情 。

一位姐姐,向母亲版呵护着自己的弟弟;一位弟弟,像小大人般疼惜着自己的姐姐。这相依相拥的姐弟俩,想天上的母亲诠释着坚强,诠释着贫困中的乐观。收玉米时姐姐让着弟弟,多收一点:弟弟让着姐姐,偷偷地拿到自己筐中。这互帮互助的画面,至今仍停留在我的脑海中。

这一位位老师,给我极大的触动。他们让我明白:人最有良心的时候,不是大公无私而是满怀孝道。孝的施行,需要从细节做起—体谅父母的难处,与亲人和睦相处,有困难的时候要坚强面对,要对生活有信心……

这一课,一小时零二十分钟;这一教育,一辈子

来,喝茶

800字 高二 散文

茶——茶香,那种不可思议的味道。在一个喝茶,爱茶的家乡中长大,小时候的我第一次喝茶时,一小杯深黄深黄的液体被我小心翼翼的喝下了,接着是一副痛苦的表情——好苦啊!我看着大人们的表情觉得不可思议,他们在这种苦涩的液体中生活,置上一套茶具,等水欢快地沸腾后,冲开一壶茶,倒满三个小杯子,然后互相邀请着喝茶,谈谈家常,商量事情,谈古论今,他们的日子中一天也少不了茶。

什么时候,我也不可思议的喝上了茶,懂得那种苦涩过后甘甘的味道。

常常在想,茶,它的历史应该很久很久了吧。那第一个开始喝茶的祖先,或许是一个偶然,一种树的叶子掉到了我们这位可爱的祖先要喝的水中,这钟独特的味道使他十分惊讶,从此茶被发现了。茶开始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到了唐代,茶圣陆羽写下了《茶经》,他牵着那匹白轳走天下,名和利都不拿。茶又传到了我们今天,随着丝绸之路的驼铃声声和商船的颠簸走向世界各地,把那种独特的味道带给每个人。

茶,应该也是一种缘分吧。要不然陆羽和卢仝是怎么会认识呢?传说陆羽一天路过卢仝的家门口,闻到看门人喝的茶的香味,便向看门人讨茶喝,茶很好喝。喝过后又要求拜见这家的主人,因为连看门人的茶都这么好喝,想必主人家的茶会更好喝。再三恳求后看门人答应让他见见主人。一台案几,一把紫砂壶,一泡玉带茶,水开茶香,清香弥漫在整座屋子里。卢仝以茶待客,两人便因这玉带茶相识相交,后世便有了“陆卢遗风”这一说法。不论你来自哪里,共饮一壶茶,同是爱茶之人,便是一种缘分。

茶,应该也是一种平淡。古时的陶渊明以淡泊着称,爱酒是他的象征;苏轼被贬,更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佳句;李白也有“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将进酒》;无论是陶渊明、苏轼还是李白,他们都想超脱物外,淡泊名与利,享受那种平淡安适。而酒,便说明了他们还没有做到他们想要的境界。酒,只代表了他们在浇灭愁绪,寄托苦闷,只在达到目标的征途上罢了。

只有茶,才是一种真的平淡。淡淡的颜色、淡淡的香味、随意自然的泡茶动作,淡淡的苦味,尔后淡淡的甘甜。

19岁的我还不能体会年过半百的老者们喝茶的心境。现在的我,只知道苦尽甘来,还有珍惜那些平常可贵的感动。

来,喝茶。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应用文
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