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水变的清澈了……400字

假如水变的清澈了……

400字 初一 散文

“妈妈,你看那是什么?”一个小男孩问他的妈妈。

“孩子,那是小鱼儿的尸体。”妈妈无奈的说。

“它们为什么要生活在如此肮脏的水中呢?”小男孩眨了眨天真的眼睛,不解的问。

“是人类,是人类的所作所为伤害了他们……”妈妈的眼里似乎闪动着泪花,再也说不下去了。

看到这些,你会想到些什么呢?你是否看见了鱼儿在池底偷偷哭泣?是否看见了黄河洪水泛滥,两岸人民受到一次又一次的“恩惠”?是否看到舀一碗黄河水,其中就有半碗沙的景象?是否看见了原本一座绿树成荫的山上只身上一根根光秃秃的树,让风沙暴一次次光临这个世界?

……

假如,水变得清澈了,小鱼儿会重新拥有一个家园。我想,他们会感谢上天,赐给了人类良知;黄河循规蹈矩,静静的在它的河道中流淌,造福于两岸人民……

假如,天边的更蓝了,小鸟儿会重新拥有一个美丽干净的游乐场。我想,它们会感谢人类还给了他们一片蓝色。

假如,山边的更清了,小动物会自由健康的成长,不会再让哪种动物濒临灭绝。让风沙暴远离这个安静祥和的世界。

假如

我想让这一切一切美好的愿望都将是现实,只需要人类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来实现的。让世界不在陌生,让世界变得祥和,美丽。

《拔掉那颗蛀牙》读后感

900字 初三 读后感

今年暑假曾有幸读过秦素衣的一篇小说:《拔掉那颗蛀牙》,令我受益匪浅。

小说的主人翁是一位女孩。她在家里的地位十分尴尬,连夜里开灯看书,母亲都认为浪费。她的心渐渐滋生了仇恨。为了复仇,便拼命读书。虽然她的成绩优异,但是她的内心却无比冰冷。经过努力,她考上了外国的大学。在外留学时,还是一如既往的不向任何人敞开心扉,感到无比孤独,于是去找心理医生。经过心理医生的指点,她第一次和家里通了电话,重新找回了丢失已久的亲情,内心无比轻松愉悦。第二天,她便回家回报了父母对她的哺育之恩,感受到无比的幸福与快乐。

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不但精彩。小说的文题也很精彩,表达也很别致,中心也很凸显。

首先,小说的题目“拔掉那颗蛀牙”有着深刻的含义。“蛀牙”比喻她对家人的恨,以及她自己自闭性格的畸形发展。“拔掉那颗蛀牙”意味着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要怀着一颗关爱的心,这样自己才会快乐。

其次,小说的表达也很别致。就拿小说中三个句子来说。。一句是文章开头独句成段的一句“她恨她全家。”这句话开头,给人一种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并为下文写她重温亲情做出铺垫、埋下伏笔。另一句是她回家后看到的家里的场景。“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这一句渲染出亲切的气氛,寄予着父母与女儿的关系正在冻解,亲情重新回归。还有一句是文章结尾独句成段的一句“拔掉那颗蛀牙,原来可以如此快乐。”这句话结尾,照应文题,点明中心,警示我们对待他人应有一颗关爱的心。如果每个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更美好。

再次,小说的中心凸显。本文通过写“她”对亲人的态度由恨到爱,她的心情由孤独到幸福的经历,反映了孩子缺少关爱后而产生畸形心理。从父母的角度告诫我们应学会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从“她”的角度高诉我们,也应该学会关心别人,这样自己才会快乐。

在我的生活中,我也拔掉过“蛀牙”。小时候住在小镇里,到处都是卖烧饼的小店,一次和妈妈吵架,被妈妈赶出家门。走在路上,心中满是恨。经过一个烧饼店,老板送给我一个烧饼,我十分感激,想到妈妈把我赶出家门,便火冒三丈,对老板倾诉了一番,老板听完安慰我说:“孩子,我仅仅送你一个烧饼,你就感激我,你妈妈养了你十多年,你为什么不感激她呢?”听完我震住了,“蛀牙”早已被拔去,感到无比幸福便急忙向家门跑去,向妈妈认了错。

《拔掉那颗蛀牙》这篇小小说无论从故事情节、开头结尾还是中心,表达都十分出色。我喜欢《拔掉那颗蛀牙》,它在我眼中,是那么有魅力,它的确使我受益匪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散文
4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