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援助之笔650字

一支援助之笔

650字 六年级

今天上课时老师严肃地说:“我们这一节课先开始听写,下面请大家拿出听写本和笔。”这严肃的话音刚落,同学们纷纷拿出了听写本和笔。

我也不例外,在书包找到了听写本,可是我的文具盒怎么就长腿跑了呢?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左找找右翻翻,还是没有找到,而老师已经开始计时了,60,59,58,57……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你还没带笔吧?”这时,一个声音从耳边传来。原来是同桌武昊臻毫不犹豫地拿起一支笔,对我热情地说:“童家窑,你先拿这只笔用吧,别耽误了听写,少写一个词要改五遍呢!”我一边接过那支笔,一边感激地说,“谢谢你!”在我们说话的时候,老师已经倒计时完了,并大声念起了所要听写的词语,教室里,只听见“沙沙”的写字声。

听写完以后,我对武昊臻感激地说,“今天真是太感谢你了,要是没有你给我的那支笔,我还真不知该怎么办呢?”武昊臻说:“没事,只是一支笔而已,谁让咱们是一对好同桌呢?”

这件事以后我就常想,如果我们班所有的同学,都能像武昊臻同学这样,把别人的困难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设身处地为同学着想,在别人有需要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我们班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了。

我们共同生活在一个班级里,就应该是一群相亲相爱的兄弟姐妹。同学间的友情已经在朝夕相处中升华成了一种亲情。我常常想:亲情的船要一定要靠在爱的港湾,亲情的泉一定要流在爱的大地,亲情的星一定要亮在爱的苍穹,亲情的花一定要开在爱的原野。我们都是集体的一员,谁也离不开集体,都应该为集体出一份力。

虽然我们不是亲人,但我们一定要像亲人一样的互相帮助,在“团结就是力量”的号召下,让友谊之花开遍原野,让我们的明天更加灿烂!

东北的雪

900字 写景

翻看相机,一张陈年的旧照片映入我的眼帘。这是一场厚重的大雪,中间有一间低矮的平房,两边是两棵屹立的白杨,上面带着白帽子,我似乎闻到酒肉的香味……

我怀念东北的雪。

东北的雪不同于江南的冬雨那么阴沉连绵,总是一场大雪下在夜里,凛冽的北风呼啸着。早晨起来,白茫茫的大雪铺满了大地,明亮的雪地,寒冷但清新的空气使我舒服。

东北的雪是明亮的,凛冽的,触人心弦的。阳光照耀着雪地,给带上白帽子的芦苇增添了几缕光辉,这是一片耀眼、粗犷的世界。

窗外下着雪,窗内东北人却不闲着。走在村旁的土路上,随处可以闻见酒肉飘香的味道。临近过年,圈里的猪已经成熟了,人们把猪放在案板上宰杀之后,割下一条又一条肥美的排骨,直接放到锅里去煮,煮时一定要注意用水量的控制,不然就没了煮大骨的劲道、爽口之味。粗犷的汉子就喜欢劲道,粗犷的大骨煮完后色、香、味俱全,日冬日里最好的食物。有人曾说:"看你是不是一个东北人,就看你如何处理吃剩的大骨,骨缝中的骨髓汁才是美味。"外地人一口喝下去,怎么这么油?但东北人猛地灌下去,然后咂咂舌。在雪地里高歌几句,大笑几声,生活如此壮阔。

雪季的东北人,衣柜里是一件件花棉袄。亮丽的大红色,艳丽的牡丹花,再加上一层棉花。这是东北女人的最爱。在田间一望无际的雪地,常看见远方一道亮丽的红,近了看,这是几个穿着花棉袄的东北人。挎着一篮子的土豆或玉米,手舞足蹈地聊着各家的小事。她们,使东北的雪地更加明亮了。我见过南方的旗袍和茶服,似乎也并不胜于朴实的花棉袄。

饭后茶余,窗外大雪纷飞。几个老头支起桌子,铺上麻将,开瓶啤酒,麻将盛事便开始了。在东北,"一条"叫"小鸡","筒子"叫"饼子"。"三条,五万,胡了!"他们高声叫嚷着,灌了一口酒,乐呵呵的,边说着自己年轻时下乡的事,或是谈谈今年高粱的收成。窗外的雪地是辽阔的,桌上的人们也是欢笑的。

东北的雪,触动着我的心弦。纳兰性德说"风一天,雪一天"我从镇上的车站匆匆地赶回姥姥家。路上大雪纷飞,我裹起棉袄,加快了脚步。路旁是铺满雪的田野,一条条结冰的小河,带着白帽子的白杨树。走近村子,酒肉的香气飘进我的鼻腔。我跑了起来,跑回熟悉的房间,身上全是雪花。

我怀念东北的雪,怀念那味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