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恩师1000字

我的恩师

1000字 初二 记叙文

在漫漫人生路中,每个人都会在不同时刻、不同地点遇见不同的人。这些人或是你生命道路沿途的过客,或是你情同手足的挚友,抑或是那个要与你共度此生的人。这大概就印证了那句俗语吧——“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

这句话一直萦绕在我的耳际,许久许久,不肯散去,仿佛是在提醒我要思索什么……是什么呢?必定是“多久修得师生缘”了。印象中,我从小就很喜欢语文,不,是爱!我想,我之所以会如此爱语文,不仅仅是因为自身的原因,有三个人多我语文学习的影响也尤为重要。他们,就是我的恩师。

启蒙之师

是您,架构了我语文学习的船只,赠给我前进的勇气。是您——李老师。

李老师并不是语文老师,而是我的书法老师。李老师已是耄耋老人,一头花白的头发,一副普通的老花眼镜和一脸刀刻般的皱纹就是这位老人最突出的特征。正因为李老师目光里流露的永远都是慈祥,所以我们都亲切的称他为李爷爷。

李爷爷在我七岁那年就开始教我写毛笔字,每次学字他都是手把手地教我。我记得那时是写成语,写累了,李爷爷就会帮我沏杯茶,坐下来跟我讲这个成语的来历,我也是饶有兴趣地听着,然后默默地记在心里。就这样,不觉见我积累了很多成语,也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我找寻到了开启自己心中语文殿堂大门的钥匙。

正桅之师

是您,扶正了我语文学习的桅杆,找到我前进的方向。是您——张老师。

张老师瘦高瘦高的,总是扎着个马尾辫,看得出是个运动健将。张老师是从小学二年级开始教我的,进入小学的第一年是另外一个老师教我们语文。我不太喜欢那位老师,因为她把原本生动有趣的语文教得枯燥乏味,是张老师的出现让我再次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张老师就像一名导游,带领我们畅游在大千语文世界。在那里,我们时而抬头仰望瓦蓝的天空,吟诵着“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佳句;时而驻足停歇在一片青草地,探寻着小草油然而生的秘密;时而与伙伴嬉戏在一起,谈论着口语交际的话题。真是好不快活!

时光荏苒,我从懵懂的小女孩长为了翩翩少女,与此同时,生活在语文天地中的我也在成长。

扬帆之师

是您,扬起了我语文学习的风帆,给予我前进的动力。是您——刘老师。

刘老师是我的初中语文老师,她身材匀称,因为个子比较高,所以略显富态,她也常幽默地形容自己为心宽体胖。

刘老师讲课慷慨激昂,总能用她的热情感染每个同学,每堂课他都能不费力气地把课堂气氛调动的活跃起来,这就是刘老师讲课的神奇所在。也正是因为刘老师的激情,给了我无形的动力,鞭策着我在语文道路上不断前进。

或许,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上我还会遇见更多的老师,但我知道,这三位老师教给我的文化知识和人生哲理一定都是其他人所不可比拟的。我会将这份情、这份恩永远铭记心中。我的恩师们——谢谢你们!

我的恩师——母亲

800字 初三 记叙文

我的母亲是一位温柔和善的严师,她特别注重基本功的训练。她曾不止一次地教导我:要做老老实实的人,要写方方正正的字。

记得有一次是午自习时间,因留得作业太多,我为了趴桌上睡一会儿觉,就草草地“画”完作业,当老师检查我的作业时,我还存在侥幸心理,反正是我母亲,她不会批评我的,哪知母亲露出严肃的表情,随后又冲我笑了笑说,今天是不是太困了,怎么字都写“歪”了以后一定要写工整,不要潦草。

尽管母亲没有在同学面前大声训我,但和蔼的话语更加提醒了我,并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母亲兼教师对学生的责任。后来,她每次上语文课时首先将每课生字画上田字格一笔一画地写在黑板的上方,让我们专门装订写字本,模仿练习,有时甚至手把手地教我们起笔和收笔的要领,通过坚持不懈地练习,我的写字水平有了明显长进,写得规范多了。

从中也使我懂得了做任何事都要从一点一滴开始,一步一个脚印,以至于使为人母后的我,体会到了教育孩子的点点滴滴。她还注意培养我们的写作能力。那时,作文课到三年级才设,但母亲却在一年级就要求我们练习组句说话的能力,锻炼我们坚持写日记的习惯,现在想想,那时母亲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可谓先进。

开始时,我哪里会写什么日记,甚至三五句话也写不了,一提写日记的事就愁得要命,没思路,更没词汇,不知从何插笔,每天放学时留得日记,第二天到校后老师一问:没写。一开始,要求不太严格,因为年龄毕竟小,没写就没写,后来,母亲发现我总也完不成,那时,可不象现在的家长在家按时检查作业、辅导,根本没时间说学习的事,尽靠自觉,没人多管,所以我写没写日记也是到学校以后才被发现的。

有个星期天,我做完作业,又开始写日记了,绞尽脑汁想了半天最后还是一个字也“崩”不出,正巧母亲不忙,凑近我并启发我说:“星期天在家都干什么了,要大胆想,大胆写,能写多少写多少,有话多写,无话少写。”就这样,在母亲的耐心鼓励和引导下,我养成了多读、多看、多观察、多积累的好习惯,一直到今天,我仍保留着做摘抄、做记录的好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二
记叙文
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