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生活1000字

拥抱生活

1000字 初三 记叙文

在我眼中,在我心里,双亲大人的生活并不美满。既没有琼瑶书里的卿卿我我,也没有三毛和荷西惊心动魄的爱恋。他们有的,只是时不时的争执,没完没了的赌气,像小孩子似的 谁也不理谁;还有就是晚上,妈妈织绒线,爸爸看新闻……

有时候我觉得好奇怪。他们当初怎样认识的?怎么会莫名其 妙地结合了,过着如此平淡的生活?他们有爱情吗?

妈妈性子颇烈,干什么都风风火火的。爸爸性情温和,干什么事都慢慢吞吞。但妈妈什么事又都听爸爸的,因为爸爸有学 问,有主见,就连日常生活上的事,他都有一手。就说家里那 对很气派的奶黄色的沙发吧,就是爸爸亲手制作的。每次我家 有客人来,妈妈必是自亲地向客人介绍,这对沙发是孩子他爸 做的,孩子他爸年轻时多么多么的能干……我听得不耐烦了, 终于有一天顶了妈妈一句:“您就是因为爸爸会做沙发才嫁给 爸爸的吗?”这一下可.大裉临头了,妈妈死死瞪着我,脸涨 得通红,一声不吭。爸爸也瞪着我,大声说,“怎么这么没大 没小地说话? ”我一看苗头不对就想溜,可心里还是在想:琼 瑶、严沁写的故事,在我家,邻居家,同学家怎么都着不见 呢?而爸笆妈妈还经常拌嘴,总是为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譬如说爸爸半夜三点要看足球大赛啦,妈妈丢了肉券、蛋券啦, 妈妈要看《庄园之梦》,爸爸说无聊啦……这些事都会引起点 小小的家庭风波。可你想,三毛和荷西也吵,但半分钟就又拥抱了,然后眼泪鼻涕一起流,说:“对不起,下次再也不了!” 多有诗意,多带劲啊。可爸爸妈妈一吵起来,就翻白眼,不做 饭,

我叹息:生活啊,难逍就是这样吗?

直至一日。那是我终身难忘的。

那是寒冬的一个星期六晚上,我从上海读书回家,赶到旧家,铁将军把门,只好再往准备搬的新家跑。跑到一半,远远 看见爸爸骑在三轮车上的背影。爸爸很吃力地蹬着,妈妈在旁 边弓着背,埋着头,拼上命地推着。爸爸有肩周炎,穿宥大橄 袄,显得十分臃肿;妈妈显然热了,只穿着一件薄绒线衫,还 时不时地递给爸爸一块毛巾擦汗。

不知怎么,我的眼眶一下子湿润了,泪,落了。我慢慢跟 在他们背后,默然无语。

新家在三楼,楼道里黑黝黝的,还没装灯。妈妈大叫了一 声:“好好,刹车)” “吱~:,车停了。妈妈冲上楼幵了 灯,又冲下来,和爸爸奋力抬起那个他们结婚时买的木头箱 子。爸爸说:“你腰不好,别闪着。”妈妈大声说:“哪会。 不要紧。”可爸爸仍然紧紧抱在箱子中间,说:“你扶着点就 行了,上楼吧。”可妈妈却狠命托着箱子一起往楼上走。我默默走过去,也伸手托着箱子。

直至那时,确切地说,是在看见爸爸骑着三轮车,妈妈在 后面推的那一刹那,我才突然明白:爱情是什么?它没有花前 月下的喁喁私语,也不是女主角一生气就跑到日本,男主角再 紧紧追随那么浪漫。有的,只是这样平凡的共同奋斗的生括。 只要有爱的奉献,就有爱的真谛,才能奏响一曲雄壮的爱情交 响曲。

我不禁欣然,生活给我带未的启示,使我茅塞大幵,不再 留恋琼瑶笔下的一见钟情,爱得死去活来。我只想平凡,欢乐 地尽情地对生活拥抱。

拥抱痛苦——读卢梭《拥抱痛苦》有感

1200字以上 初一 应用文

“痛苦的成因”是法国文学巨星卢梭的非常著名的一篇文章。卢梭从一个平民到一个著名的作家,经历了无数的痛苦,他悲惨的晚年逃亡生涯,更使他比任何人都理解了什么叫痛苦。

文章开篇就写到,我们不可能知到绝对幸福或绝对的痛苦是什么样子的,它在人生中全部都混杂在一起了……人人都有幸福和痛苦,只不过是程度不同而已。谁感受的痛苦最少,谁就是幸福的人;谁感受的快乐最少,谁就是最可怜的人,痛苦总是多于快乐,这是我们都能感到的一大人生无奈。

接下来,他又精辟地总结到:我们的痛苦正产生于我们的愿望和能力的不相称。

我第一次拜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正被一些锁事纠缠,内心非常痛苦,无以排遣,是标题吸引了我。当我一口气把文章读完,几天来萦绕在心头的苦闷竟奇迹般地少了十之八九,从那以后,每当心里有了苦有了痛,就自觉不自觉地读一遍《痛苦的成因》,我把它当成了“去痛片”。

一种药经常吃,体内会产生抗体,其结果是药效越来越不明显,而付作用却逐渐显现出来。因为卢梭在文章中告诫我们:人啊,把你的生活限制在你的能力之内,就不会有痛苦……在文章结尾处他又写到:任何一个人,只要他不常常想到痛苦,不瞻前顾后,他就不会感觉到什么痛苦。

卢梭,这个葬在法国巴黎伟人公墓的平民作家,他用一生的痛苦经历,找到了痛苦产生的原因,却怎么也找不到解决痛苦的办法,这正象一个高明的医生,一下子就诊断出病人得了癌症,却没有医治的办法,于是,告诉他的病人:别去想它了,就当没这回事,想吃啥就吃点啥。怎样解决我们遇到的痛苦呢?我觉得关键是如何看待痛苦,这有些象我们生活中的咖啡、茶叶一样,不爱喝的人说它苦,爱喝的人说它香。卢梭在他那历史特定的条件下,加上他自身的经历,在看待痛苦、解决痛苦的问题上,显示出一个伟人的无奈。如果换一个角度,把痛苦看成动力,看成财富,甚至视痛苦为快乐,那么情形就全变了。

痛苦到底是什么?

卢梭认为痛苦是超越了能力的追求,而我觉得,痛若是快乐之父,就象失败是成功之母一样。

痛苦在哪里?痛苦在生命里,在生命的每一天里,在生命的每一个追求里,没有了痛苦也就没有了生命。

不是吗?

人类正是在痛苦的追求中发展的,原始人谁能想到有一天,他的同类真的能“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多年前,结核是绝症,而现在它只能算个小病,但癌症又出现了,当我们把癌症攻克的时候,艾滋病又成为人类最大的威胁,而且将来还会出现更难更复杂的病种。这正象卢梭所讲的那样:起初看起来,似乎是伸手可及的那个目标,却迅速地向前逃循,使我们无法追赶,当我们以为追上的时候,它又变了一个样子远远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似乎感到了痛苦在同我们开着玩笑,但我们是否也感觉到了人类正是在苦苦的追赶中进步了?

痛苦是一种动力,它逼着我们去寻找解决痛苦的办法。

人人都有过牙痛的经历,当我们牙痛的时候就发誓一定要拨了它,可到了医院牙医告诉我们“牙痛的时候不能拨,等炎症消失再来拨。但炎症消失后,牙也不痛了,既然不痛,谁还去拨它。于是,拨牙的誓言要等到下一次牙痛再说了。这正象前几天听人讲的“青蛙效应”,说是把一只青蛙放到滚开的油锅里,青蛙一下子跳出去,接着,又把另一只青蛙放到装着冷水的锅里,然后慢慢加热,当水温渐渐热起来时,青蛙也试着跳几次,却没成功,结果,第一只青蛙活了下来,第二只青蛙死掉了。所以说,痛苦是一种动力,痛苦越大,动力也就越大。

痛苦是一种财富,卢梭之所以成为那个时代的伟人,这和他的痛苦经历是分不开的,痛苦是卢梭作品的原料库。我国当代作家张贤亮,也一再表明:他的十几年劳改生活,是他文学创作的重要财富。美国著名作家海伦又盲又聋,一生在黑暗、无声的痛苦里,却写出了震聋发聩的作品“给我三天视力”。

痛苦是一把双刃剑,你把握了它,战胜了它,它就是你的财富;它压倒了你,征服了你,就是你灭亡的开始。

痛苦是一种财富,但前提是你如何看待它,如何把握它。

痛苦是快乐之父。世界上任何一件快乐的事、幸福的事,都是建立在痛苦之上的,痛苦积淀了快乐,痛苦孕育了快乐。

十年的寒窗之苦,孕育了金榜题名的快乐,这里也许有人会说,十年寒窗之苦,然后榜上却无名,这哪有快乐可言呢?

中唐著名诗人张继,就是十年寒窗、金榜无名,回乡路上夜泊枫桥,痛苦不堪,彻夜无眠,于是,留下了千古绝唱“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几千年过去了,当时金榜题名之人已无法考证,无人知晓,但落第才子张继的诗篇却被人们千古传诵。

韩信如果没有受辱胯下之痛苦,不会成为威名远播的将军;勾践如果没有亡国之痛苦,也不会卧薪尝胆,以报前仇。孟子早就告诉我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个人离不开痛苦,所以有人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一个民族离不开痛苦,所以,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必将成为一个强盛的民族。

高尔基在“海燕”一文中大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暴风雨是什么?是弱者的痛苦,也是强者的快乐!

为了明天的快乐,那么快去拥抱今天的痛苦。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记叙文
10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