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中的生命之花600字

黑暗中的生命之花

600字 五年级 读后感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乐观、坚强永远是黑暗中永不凋零的生命之花。

——题记

在我读过众多名人故事里,海伦·凯勒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令我难以忘却,海伦就是一朵生命之花!

小海伦一岁半时因为一场大病,使得这个可怜的娃娃双目失明,双耳失聪,随后又丧失了语言能力。从此,海伦的世界变只有黑暗和沉寂。

但海伦没有就此屈服,沙利文老师的帮助,使海伦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她如饥似渴地摸读盲文,知识打开了海伦的眼界,海伦变得自信起来,她越发强烈要学习说话。

于是她开始跟萨勒老师学习说话,并且开启人生的希望之旅。

海伦是多么的坚强啊,她面对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却使终不低头,因为她选择了面对。她一次次勇敢地用超强的毅力,一次次克服困难,超越自我。她用微笑征服挫折,终于在黑暗中开出璀璨的生命之花。

想到这我不禁满脸通红,因为我遇到困难只会求助他人,完全没有勇气面对,一点都没有不屈不挠的精神。还记得小时,田野里那条小沟里的水流的急。其实我完全可以一脚跨过去,但我选择了退缩,我哭着闹着要妈妈抱我过去妈妈,无奈的摇摇头抱起我跨过那条小沟。直到现在看到跟我当时年龄相似的弟弟,一下跳过了水沟,我还是会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现在我明白了,困难并不可怕,但如果连面对困难的勇气都没有,那么困难永远都只会是一座大山横在你面前。

如果,我们能带着坚强和乐观两种精神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的前行,抵御风浪,也必然能像海伦·凯勒一样绽放出璀璨的生命之花。

五年级:陈田田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读革命故事《一袋干粮》有感

1000字 五年级 读后感

历史上的革命人物有很多,从一线的军官到小小的少先队员,从伟大的人物到渺小的老百姓……我看过《小英雄雨来》、看过《狼牙山五壮士》、看过《鸡毛信》、还看过《董存瑞炸碉堡》等等。但是,在这些革命故事里,有一则故事,让我现在想起来都会被故事所感动,令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那就是《一袋干粮》。

故事中的主人公叫小兰,是个只有十三岁的孤儿。她的爸爸、妈妈都被地主逼死了,她也被地主拉去干活,受尽了地主剥削和打骂。后来,红军来了,小兰跑到部队里,说怎么也不离开红军了。之后,小兰参加了长征。途经草地时,大家饥寒交迫,一路上看不见一间房子,找不到一个老百姓。只有几只老鹰在天上飞旋。

这时,他们发现了一个小村子,这可把大家高兴坏了。可是,村子里没有一个人,荒凉极了。小兰挑着袋子来到了这个村子的打麦场场上堆着一堆麦秸,上面还有没有打干净的麦粒。她把麦秸捶了又翻,翻了又捶,东一粒,西一粒地捡起来。捡了半天,也就捡了半小碗,连一顿都吃不了。这时,来了个大个子红军,给他分了一点麦粉,然后她又去找了点麦子,炒熟了再碾成粉。这样算下来,这些麦粉每天再就上野草,二十天也就够了!

大家准备好之后出发了。在过桥的时候,一位伤员险些滑落深渊,幸好小兰扶住了他。可是,小兰肩上的麦粉却掉进了水流湍急的河里。伤员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问道:“刚刚什么掉进河里了?”

小兰连连摆手说道:“没什么。”

到了晚上,为了不让大家发现自己的麦粉掉河里了,小兰就忙这个忙那个,一刻都没有停下来。到了深夜,大家都睡着了,她才赶紧拔点野草煮着吃。因为一旦被大家发现了自己的麦粉不见了,所以她又拔了好多野草塞进自己的挎包里。挎包鼓鼓囊囊的,好像真的塞满了粮食似的。

小兰一连吃了好几天的野草,身体也支撑不住了,两条腿软绵绵的,因为是在晚上煮野草吃,所以也没有休息好。直到有一天,她因为过度劳累瘫倒在地。

护长发现了她,把她背了起来。但没过多久,小兰就醒来了,硬要自己走,咬着牙关坚持走到了傍晚。

到了晚上,等大家睡着之后,小兰又开始煮野草吃。这时,护长发现了她,并且知道了她的情况。

小兰的麦粉掉进河里的信息像风一样在红军营里面传了起来。大家你节省一点,我节省一点,都给了小兰。

小兰呢,感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好收下了大家的粮食。这天夜里,小兰怎么也睡不着。想起小时候,在地主家里受剥削挨打受骂。要不是找到了共产党,自己早就死了。参加红军以后,得到了首长和同志们多少帮助和教育,懂得了多少革命道理呀!小兰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永远听党的话,永远跟着共产党走!

这个故事体现了主人公小兰为集体着想的优秀品质感动了我。这是多么高尚的革命精神啊!何况这只是个十三岁的孩子。我要从现在开始,培养自己的集体主义精神,竭尽全力地去为集体着想。同时也体现了小兰的乐观,在困难面前她并没有低头。这同时也启发了我不要害怕问题,要去解决。

五年级:淑雅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五年级
读后感
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