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音乐为话题的作文800字1000字

以音乐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1000字 高一

吾以音乐道吾心

叶文玲曾说:“音乐永远是我灵魂的伊甸园。”我深以为然。被生活折磨得心力交瘁时,总会想起那一方灵魂的居所,如寒冬里的一碗热汤,煨暖人心。人们常道“人心不古”,说的是人心捉摸不透,吾却以音乐道吾心,回归灵魂的一方净土。

吾以音乐道吾心,因为音乐连接了情感差异。它如同一方蛛网,交织了万千不同的情感,但只要一根蛛丝轻轻的颤动,便会如水面上的涟漪,一圈圈蔓延至心底。“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杉湿。”一曲《琵琶行》,将截然不同的人生经历交织在了一起,一位歌女轻弹那“大珠小珠落玉盘”,一位诗人便回想起种种,黯然神伤,激起强烈的情感共鸣;一首《渔舟唱晚》勾勒出夕阳欲落,渔舟缓归的迟迟闲景;一段《百鸟朝凤》,渲染出鸟声婉转、千追万逐的勃勃生机;一支《二泉映月》又如泣如诉,心头的凄凉悲伤,便如潮水般要将人淹没。不同的人,不同的生活,不同的情感,却在音乐中寻到了同一处归所,或泣或笑,或怒或伤,都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迸发出相似的情感火花。所以,音乐最容易被人理解,最能简单完整地进行内心的自白。

吾以音乐道吾心,因为音乐超越了阶级高低。它是一面明镜,将每个聆听它的人都明明白白地照出了本质。莱茵河畔的那一间小木屋里,一位享誉世界的钢琴师,一个贫穷落魄的小女孩,却在音乐响起的那一刹那站到了同一个高度;高山流水间,一位琴师,一名樵夫,本应毫无交集,却在铮铮琴音里互为知音。在音乐里,没有贫富差距,没有丑美之分,有的,只是一颗颗耐心聆听的心灵。正如歌德先生所言:“凡是真的、善的和美的事物,不管它们外表如何,都是简单的,而且相似的。”所以,音乐将人的外表赤裸裸地剥离出来,独留下最为纯真的灵魂,最能显露真实。

吾以音乐道吾心,因为音乐冲破了文化隔阂。它是一条纽带,牵在不同的文化两岸,将不同文化融合交织,汇成生命的汪洋。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声,漫漫黄沙间的丝路,带回琵琶、胡笛等多种西域乐器及乐曲。音乐的交流,促成文化的碰撞。用西方乐器小提琴演奏出的中国故事《梁祝》,浑然天成,让人惊叹。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化,却正如富兰克林所说:“美的欣赏是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的。”音乐的美,不需要语言,只需要深邃的灵魂,不管是黑键白键,还是粗弦细弦,都是音乐的真善美,都能以音乐的形式道出内心种种。

吾以音乐道吾心,也许音乐乐理有些许晦涩难懂,但吾心,正如音乐美的旋律,和带给人的快乐,倒是明明白白、浅显易懂了。

以音乐为题的作文

900字 高一

音乐有大美撷之入生活

音乐是月照清泉的一点明澈,是深巷映雪的一抹纯净,也是夜深禅坐时心灵深处的低语。当音乐融入生活,我们便能对这永恒的旋律有所感悟,寻得平静,获得共鸣,使灵魂得以滋养。

文字精美到极致,它仍是固定的一个个字,而音符排列成的悠扬乐声却能真切地流淌心田,给人以美的享受。

叶文玲写到“音乐永远是我灵魂的伊甸园”,不错,在物质丰富的时代,灵魂同样需要滋养。赏乐的人在这个专属他的世界里遨游,不假外求。某种意义上,音乐给了我们对庸常生活救赎的机会,暂时忘却心中烦忧,摆脱琐碎之事,对一段旋律进行用心聆听,精神在这一刻得到了升华,灵魂得到了冲洗。或许是贝多芬的悲伤,柴可夫斯基的激昂,或许是纯音乐带来的空灵愉悦,或许是人声的温和、斗志。它们在你耳边流淌,总有一段能感动内心,让你心中不知何处发泄的情感找到一处寄托,灵魂得以安慰和滋养。

在此基础上,我们更是在音乐中找到了共鸣。当音乐响起时,创作者与欣赏者灵魂相遇了,伴随律动,两颗心嗅到了彼此气息,相互倾诉与慰藉,当白居易感叹“同是天涯沦落人,相见何必曾相识”,在琵琶女哀转悲凉的琴声中我们听到了多少不得意、失望与失落;当里赫特在音乐会上弹奏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收尾时领向死一般寂静,继而充满抚慰解脱般的第二乐章的音律划破长如永恒的寂静时,观众潸然泪下,正如“江州司马青衫湿”,他们都听懂音乐中的情感,这一刻,是灵魂跨时间与空间相遇,产生了共鸣。当我们撷音乐之美入生活,同样能找到共鸣感,找到无关时空的理解与感动。

撷音乐之美,采撷的更是它本身的力量。时代、地域、语言都不是能影响音乐团结每个爱乐之人的障碍。怀着对其深深的热爱,音乐能将我们汇集,催人奋进。1985年,为埃塞俄比亚大饥荒筹集资金,全球数百位歌手进行了连续16个小时的演唱会,最终筹集到4000万美金。这场全球性的演唱会震撼了数亿人的心,音乐的力量将各地甚至各国人民团结起来,以一根紧紧的弦将每个人的心相连。

音乐是几乎没有门槛的活动,它并不是高雅到不可攀,人人都可领略其美。生活需要音乐,通过旋律我们将收获柔和,收获平淡,收获精神的富足,收获灵魂的慰藉。音乐蕴含太多美好,愿你我撷之入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一
10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