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花烛会”有感650字

读“花烛会”有感

650字 六年级 读后感

每年的农历正月初八,是一个非常喜庆的好日子,因为这一天,是万村独有的花烛会。为什么是独有的呢?这里面还有一个传说呢!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万村也和别的村庄一样迎龙灯,可是,每次迎龙灯的时候村里都会发生一次火灾。原来,在山上生活的一只千年鼠精,觉得每次迎龙灯的晚上山下都特别吵闹,影响了它的休息。于是它就下山到村子上放火,用来发泄。尔后,万村的老百姓决定把“迎龙灯”改成“迎大蜡烛”又叫“花烛会”。并且,每次举行花烛会都在白天,这样就不会影响到鼠精的休息了。果然,从此以后,万村就再也没有发生过火灾了。据说往往有求必应,尤其是虔诚者求子的愿望更是屡屡能够实现。于是大蜡烛就由要求子的四个新郎官抬,以便能早生贵子。

花烛会这天,挨家挨户都会捧着斗,斗的四周贴着各种各样吉祥的字样,上面插着红色的小旗子和五彩的纸花。大人们排着队伍,高高地举斗,在空地上绕圈;绕到一定的圈数,队伍就围绕整个村子转。有些老人们身体不好,难免不会去参加,不过,在队伍经过家门口的时候,老人们会烧香、并燃放鞭炮,以示欢迎,祈求平安。

在队伍后面有一尊佛像,这尊佛像威严地端坐在一个特制的小房子里,被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抬得四平八稳,惟恐把佛像怠慢了。佛像的后面就是大蜡烛了,它的身上披了一件红褂子,就是不肯露出庐山真面目。大蜡烛是由四个新郎馆抬着的,瞧他们的脸上,哪个不是喜气洋洋的?

队伍到了焚烧的地方,大家一起把斗扔到火堆里,接着是摇钱树,人们举着摇钱树用力地摇,把树上的金钱摇到火堆里,保佑今年的财运滚滚来。

万村的花烛会既喜庆又热闹,当然也是小孩子们蹦前蹦后的好机会。家家户户的孩子此时都会倾巢而出,边跑边跳边笑……

好盛况的万村花烛会,一定会越办越红火!

梦回盛唐

700字 初一 记叙文

李太白的诗狂放不羁漫步晚唐,尤其“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遂成千古之绝唱。诗中难免寂寥,却浑然天成,不失奔放,总是夜已深,月凝华,终归泛起悲怆。

何曾看见你在桃花岸上,送别友人,曾记否那深千尺的潭水,又何曾知晓你的悲伤,你的目光恋恋不舍,你的叹息沉重而淡然,何曾看见你一杆身,一壶酒,一醉就醉了整个盛唐。所谓之五花马、千金裘,在你的眼中不过是虚空之物,你永不停息的追逐着内心的自由,内心的解脱。敬亭山上,鸟儿不在了,云朵也渐渐少了,而你,却是何等的自由,何等的痛快,离开了红尘之困扰,摆脱了名利之羁绊,你淡然喝出“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遥望远处,大山渐变平原,长江流过荆门滚滚而下,河道迂曲,气势恢宏,面对着这壮丽的名山大川,看着这不息的江水,不禁感慨万分,晓日渐落,皓月当空,蓦然回首,故乡早已没落在水中,月下,天地间。

昨日,还反弹琵琶,唱破了东风;

今日,又打翻前世,惹尘埃四起;

明日,又将如何,仅能带轮回罢。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天地之间也。孤身倚栏杆,举杯对月,酌酒一杯,饮尽风雪,借酒消愁愁更愁,卷帘西风,漾一世哀愁,皆在酒中消。你的意境莫过于淡然,莫过于自由,不愿走进争夺名利的污秽漩涡中,静其心,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亦是平凡,亦是伟大。

莲,是清白的,是无暇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也许你的心亦是如此。城市,总令人变的罪恶,为了利益,某些人连性命也顾不上了,终归还不是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吗?

夜,是这等之平静,酒与嘴的邂逅不算完美,却突兀在这空灵朦朦的夜。在这酒中,尔等悟到某些,同时也淡忘某些,酒,酝酿出一个诗意的你;夜的宁静之间流露出一个浩然正气,月光如水,尽洒心间,在山水间,天地间,熏陶出一个淡然的你;月儿在明亮,也只是借太阳之光,而愈是明亮也意味着将留下更多的阴影,当时纷争的朝廷之上,孕育出了一个刚正不阿的你。

在这茫茫天地间,乱世离殇,你,却伫立在窗前,静候轮回,苦苦觅知音,长风肆意吹袭你的发丝,不知不觉,青丝变白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读后感
6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