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窗花650字

我家的窗花

650字 五年级

每当看见那一张张已褪色的窗花,我的泪水便不由自主地像断了线的珍珠一般流淌下来,恍惚中,我依稀看到:我那和蔼可亲的祖母,正左手拿纸,右手执剪,剪着一幅幅鲜艳动人的窗花,她的脸上,时不时还泛起慈爱的笑容来。

祖母生前是一位剪纸高手。一张张普普通通的红纸,到了她的手中,"咔嚓,咔嚓”,不一会儿工夫,红纸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只威风凛凛的老虎,它眼珠滚圆,似乎正盯着你看,嘴巴老大,似乎正在对你长吼。我喜欢花,祖母便剪牡丹,剪刀在祖母的手上流走,红纸正不断变化,一抖开,一枝绿叶牡丹就在她的手里绽放开来。晌午时分,满屋春色,我好像已经闻到了花的芳香。

祖母从来不拿我们的赡养钱,她总是说:“我一辈子靠双手吃饭,不劳动,那还有什么意义?”祖母总拿剪好的窗花到集市上卖,活泼可爱的善财童子,形象逼真的飞禽走兽,艳丽多姿的各种花卉,把街道打扮得十分喜庆。有时祖母闲空时,还会剪窗花送给邻居。

邻居孩子没处放,祖母便将孩子们接到她的房里。孩子哭了闹了,她便会剪窗花,什么“孙悟空大闹天宫”“嫦娥奔月”“后羿射日”……都是孩子们的最爱,祖母总是剪一张,讲一段。有时,孩子们还会领到一张窗花,所以孩子走进去时哭丧着脸,走出来时,已是喜气洋洋,笑容满面。哪个孩子不要读书,祖母便用“凿壁偷光”来教育他,哪个孩子自私自利,祖母便用“孔融让梨”来引导,哪个孩子不爱动脑筋,祖母就剪一个“司马光砸缸”来启发。那些窗花贴在窗上,印在心里,孩子们从中悟出了不少道理。

可惜,祖母在去年突发暴病,离我们而去。出殡那天,许多人都来为祖母送行……那一幅幅窗花,似乎还在讲述着祖母和它们之间那绵绵的故事……

我家的外公

800字 六年级

外公在老街上漫步,优哉游哉。

斜阳洒在他小麦色的脸上,那如霜的头发和眉毛闪着亮光,竟有些圣洁与美感。他眯缝着眼睛,眼里闪烁着慈祥,又略带俏皮的光芒。夕阳在他身后投下了一道瘦瘦长长的身影,留下了岁月的沧桑,更透着悠然与满足。

我喜欢静静地望着外公,觉得时间在他身上慢下了脚步,感受不到一丝一毫的匆匆。他按着自己的节奏生活着。

外婆从市场买来了一摞饭碗。外公戴起了老花镜,操起一把刀子,捧着碗坐在门口,“吱咕吱咕”地忙活起来。他将碗放在两腿中间夹紧,手持刀子全神贯注地在碗里不知刻着什么。几十分钟过去了,他竟没挪一下屁股。古老的木门,专心刻字的外公定格成了一帧颇具怀旧色彩的相片。

“什么情况啊?”我疑惑了,“碗里还要刻字?刻什么?难道是名言、警句?吃个饭还要接受文化的熏陶,不会吧?”“外公?”……没有回应。“外公!”……还是没有回应。眼镜架在鼻梁上,刀在碗里有节奏地移动着,“吱咕吱咕”的声音抑扬顿挫,似乎正吟诵着一首厚重的诗。

我悄悄地走过去看,天哪!你猜我看到了什么?外公的名字,碗上歪歪扭扭地刻着他的大名。为什么刻名字?怕我把这“宝贝”偷了去?我真想张口询问,见他这么投入,就硬生生地咽了回去。

等待仅仅几分钟而已,我却觉得有几个世纪那么漫长。听到外公一声惊喜的大叫“大功告成”,我心中的疑问便冲口而出:“外公,刻名字干嘛?”“在碗上刻名字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啊。万一左邻右舍有个事情办酒席,碗筷不够来借,省的搞混。”外公边回答,边起身去拿墨汁。“现在谁还借碗筷啊?请个厨师什么都有了。”我突然觉得和外公之间似乎隔了一道宽宽的时间之河。外公取来了墨汁,用手指蘸了一点,慢慢地在字上一抹,白瓷底子上名字更清晰了。他不知我复杂的心理,一副满是成就感的样子,像是回答我,又像是自言自语:“这是传统,不能忘本啊。”

外公已经在井边洗碗了,阳光给他镀上了一层金色,那佝偻的背板、架着辘轳的老井,仿佛是一幅印象派的油画。

岁月静好,那么耐人寻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五年级
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