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希望又在何方650字

初二,希望又在何方

650字 初二 叙事

希望,一个多么美好的词汇。可是像我这样平凡的女孩,一个为前途奋斗的初中生,希望又在哪里呢?

就在开学第一天的前一个晚上,我不得不重新审视了当初自己的宏图大志。还记得无数个难眠的夜晚,想着自己将来该何去何从。现在社会,人才济济,他们年纪轻轻就才华横溢,成就卓越。曾想过自己为什么在小小的学校都只能做绿叶陪衬,想过自己是否还欠缺努力,想过如果熬过这几年的艰辛岁月会不会从此就无忧无虑过着轻松快乐的生活,还是自己本来就是在做黄粱美梦。

原来,曾憧憬过初二,曾害怕过初二。憧憬在初二后,离梦想就更近一步,又害怕自己在这个初中的十字路口上迷失了方向,阻断了那稚嫩的追梦脚步。

于是,希望成了我坚定信念,指引方向,拨开迷雾的重要支柱,可是希望,在那?

张小娴,现代散文家,小说家,在她的小说里,提到过一种叫雪花的花朵——雪白色,外形像百合的花朵,清清爽爽,象征逆境中的希望。

可是,那只是张小娴那细腻感情下的产物,究竟是可望不可即。

希望,平凡的人就不可以拥有吗?

当一次烈日炎炎,我用手遮住了刺眼的太阳,阳光瞬间穿过手掌,鲜红的颜色映入眼帘,我的心也随之澎湃,那流动着的生生不息的鲜血,不正是希望吗?

也许,我们真的只是羞涩的毛毛虫吧!卑微,丑陋,不被人看好,可即便如此毛毛虫也在慢慢长大,它用自己的积累抽成丝,将自己包裹起来,迎接破茧。结局无非两种——生与死,不少幼虫在破茧时因体力不支死去,当初它们明明可以选择当一辈子毛毛虫,守住自己的一片天地,守住自己的幸福。可它们选择了前者,原因只是为了化蝶后,飞向太阳,飞向自由,飞向自己想去的地方,享受自己不曾想过的幸福。

初二,我会加油,我会在逆境中变得坚强,会成功,因为希望我随身携带着,它就在我手上。

初二:清风诺妍

台山人精神

500字 六年级 散文

台山,一个美丽的城市;台山,一个繁荣的地方;台山,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爱台山。人人都说台山是华侨之乡,没错,台山的确是华侨之乡!是这些华侨,是他们无私的为台山的经济、教育,做出积极的贡献,使台山变得繁茂昌盛,面貌焕然一新。

台山人的精神包含着十六个字:“开拓进取,艰苦奋斗,爱国爱乡,无私奉献。”而华侨陈宜禧先生就是有这种精神的人。

陈宜禧先生在清代新宁县矬峒都六村出生。新宁铁路筹建伊始,陈宜禧先生说:“愤尔时吾国路权,多握外人之手,乃不付绵簿,昌筑宁路。”他以:“自立自强、开拓开放、爱国爱乡。”为召号,昌建新宁铁路,受到县人及海外华侨的支持。筹筑的过程中、他碰到重重主力和许多矛盾,不怕讥笑、不怕苦、不怕累。这种爱国精神一直鼓舞和鼓励着千千万万的海内外华侨为建设祖国和我家乡的不懈努力,尽管铁路被毁了,但巴金散文《机器的诗》,却使新宁铁路存因留在中国文学宝库而得到永生!

除了筹建新宁铁路外,陈宜禧先生一生还有许多丰功伟绩,为台山传下了汗马功劳。备受人们尊敬。新宁铁路最后虽然被毁掉了,但这却是一段美丽的新宁铁路!新宁铁路的建造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给予台山带来的经济增长十分惊人。因此,我们不能忘记这些光辉的历史,优良的传统。我们身为台山人,要为此感到骄傲与自豪。陈宜禧先生,他就是一位无私的华侨,就是一位建设家乡终身奋斗的爱国者,就是一位百折不挠的铮铮铁汉!

台城二小六年级:凌雅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叙事
650字
栏目热门